东东今年读四年级,是个乖巧懂事的男孩孩,属于"别人家孩子"那种,甚得家人喜爱可最近东东的父母却因儿子焦急、烦恼起来原来,看到班上好多同学都有手机,课余时间,大家相聊甚欢,话题都跟手机有关,他却答不上话,被同学们"孤立"起来因此,他想让爸爸给他买一个手机起初妈妈不同意,东东很不开心,后来爸爸说:"期末考试,语文数学总分在195分以上,可以满足"考试结果没让父母失望,春节的时候,东东如愿以偿拥有了自己的手机可仅仅过去半年时间,本期考试语文87分,数学89分,视力也从1.5下降到1.0……家里一下子蒙上了厚厚的阴云经追问了解,东东出现这样的情况,跟手机有很大的关系:在同学的"帮助"下,他迷上了"吃鸡"游戏;回到家里,每天先玩手机1.5小时再作业;睡觉前,悄悄玩一小时手机……,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课堂上怎么管控小学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课堂上怎么管控小学生(小学生能不能用手机)

课堂上怎么管控小学生

东东今年读四年级,是个乖巧懂事的男孩孩,属于"别人家孩子"那种,甚得家人喜爱。可最近东东的父母却因儿子焦急、烦恼起来。原来,看到班上好多同学都有手机,课余时间,大家相聊甚欢,话题都跟手机有关,他却答不上话,被同学们"孤立"起来。因此,他想让爸爸给他买一个手机。起初妈妈不同意,东东很不开心,后来爸爸说:"期末考试,语文数学总分在195分以上,可以满足。"考试结果没让父母失望,春节的时候,东东如愿以偿拥有了自己的手机。可仅仅过去半年时间,本期考试语文87分,数学89分,视力也从1.5下降到1.0……家里一下子蒙上了厚厚的阴云。经追问了解,东东出现这样的情况,跟手机有很大的关系:在同学的"帮助"下,他迷上了"吃鸡"游戏;回到家里,每天先玩手机1.5小时再作业;睡觉前,悄悄玩一小时手机……

也许手机不是东东成绩下滑的全部原因,但一定是主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小学生使用手机率高达70.4%,用于聊天、游戏、时尚资讯的59.8%,带手机到学校的95.5%,带到学校后放在自己口袋的68.2%,仅有31.8%放在书包或锁在柜子里,更令人意外的是,竟有81.1%的学生认为手机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

手机会不会影响学习?专家学者、老师、家长的说辞也是各执一端,认为有利有弊。小编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位父亲,不想参与"小学生该不该用手机"的伪命题讨论,因为我的答案一直都是:会!为嘛?从我二十多年的为人师、为人父的经历来看,小学生使用手机弊利比是9:1,甚至更多。

一、手机的危害

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不胜枚举,在一次家长会上,我罗列了16条弊端,在这里着重说两条。

(1) 对视力及身体的伤害

从1985年至2019年,我国前后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中关于视力的数据显示,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逐年上升,近视率已位居世界前列。最近一次调查显示: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占31.67%,初中占58.07%,高中占76.02%,大学占82.68%。学生近视眼防控形势之严峻可见一斑。

研究表明,造成近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过度用眼,二是遗传。小学生正处生长发育的过程,视力尚未成型,长期在电子产品"光芒"的影响下,轻则产生眼睛的疲劳和干涩、刺痒等感觉,重则让眼睛产生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尤其是晚上关灯后玩手机对视力伤害更大。

除此之外,长期低头使用手机,也会对颈椎、脊椎造成伤害,成就了一批现实中的佝偻"小老人"。近日,《健康中国行动(2019年——2030年)》正式发布,为中国老百姓的健康规划了"国标",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借用这句话,小编想说的是:"没有学生的健康,就没有未来的健康中国!"

(2)对学习的影响

这可能是家长对学生使用手机最关心的问题了。手机对大脑的控制能力有多强?大家算算自己每天用手机的时间有多少,就明白了。做个假设:如果把你的手机没收,一个月内不再使用,你会怎样?可能大多数的人会抓瞎,甚至感到没有手机的日子,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大人尚且如此,遑论缺乏自律性、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们。

只需动动手指,就会让学生在包罗万象的手机中产生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对于又要动脑又要动手的学习,自然会感到枯噪乏味,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能不下降吗?

有的家长认为,手机可以作为学习的一个辅助工具,能让孩子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理论上讲,这也没错,但你真的确定孩子是在用手机学习知识而不是用手机寻找习题答案?在面对难题时,本应查找书本,深入思考,可有了手机,谁还傻傻地苦思冥想呢?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项长达十年的研究,结果令人震惊:

他在10年前从全国各地的中下阶层的家庭中选取了100名孩子,将他们分成了两组:50名是接触不到手机的孩子,50名是对手机痴迷的孩子。然后对他们进行跟踪调查。

10年后,调查结果如下:

50位痴迷手机的孩子只有2位考上大学。另外50名孩子几乎全部考入大学,只有三名孩子高中毕业后选择在家帮工。这些考入大学的孩子们,有16位获得了学校的全额奖学金。

虽然这项研究结果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但很容易让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毁掉一个孩子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他一部手机!

二、各国限制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

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难题,不仅令无数家长头痛,也让学校和教师感到乏力。不过,让人欣慰的是,如何限制学生作用手机,各个国家一直都在路上。

2018年,法国以立法的形式,禁止15岁以下的中小学生"在学校的任何时候"使用手机。这项新法律禁止所有类型的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出现在校园,并由以前的上课时间禁止使用手机,延伸到休息和用餐时间。法国教育部长让·米歇尔·布兰克说:"对未来技术持开放态度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接受它们的所有用途"。

再看看其他国家的做法:

英国: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如果学校未能遏制课堂上学生使用手机发短信、接听电话或上网,学校将被教育督查部门记载并问责。

日本:全国范围内,禁止府立、市立中小学学生携带电话入校。

德国:为避免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由手机厂商专门开发"学生手机"。

韩国:实施早会收走手机、放学前归还的方法,由老师或专门的学生负责。不少韩国家长只给孩子买"学生手机",或者办理低流量、慢网速的手机套餐。

美国:禁止学生使用手机,但各校做法不一样。有的老师发现有人违规,会要求该学生把手机装入纸袋,放在课桌明显位置;有些老师会没收手机,让家长来认领;有些老师比较严格,第一次违规,考试成绩降半个字母(比如A降为A-),第二次发现,则会降一个字母,同时要求学生离开教室,如果学生不配合,则会请校警配合强制离开。

三、中国老师的无奈

我国虽没有相关的法律明确规定学生不能在校园内使用手机,但2018年8月,在教育部等八部委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中小学生禁止在校内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等多项内容。

小编不知道其他国家执行条令的情况如何,但在我国情况令人堪忧!虽然国家部委明文禁止学生手机,但大家看看身边,现在没有手机的中小学生有几人?也许有人会说,造成这个现象,主要原因是学校和教师监管、教育力度不够。其实这倒真是冤枉学校和老师了。各个学校为了禁令学生使用手机,学生集会讲、朝会讲、班会讲、家长会讲……作演讲、办板报、谈体会、定措施……可以说是抓住一切机会,想尽一切办法,苦口婆心讲要求,口水飞扬说利弊。为什么还是屡禁不止?皆因空有万丈雄心,却难敌势单力薄,孤掌难鸣的窘境。

现在的孩子思想"独立",脾气"傲娇"。看过《少年派》的都还记得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化学老师气极之下把手机扔出窗外,那个学生"毫不犹豫"地翻窗跳了下去,最后老师被批评、处分、降职……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不让学生使用手机,他说这是限制其自由;没收学生手机,他会跟老师"雄起";请家长到学校领手机,回去后,家长要么粗暴地责骂一顿,要么不痛不痒地说两句,让学生给老师记下"一笔";更有甚者,学生因手机跟老师发生冲突,最后低头的却是老师:道歉者有之,下跪者有之,降职调离者有之,抑郁自杀者有之……不是老师不管,而是现在有的学生太"自由",有的家长太"霸道"。今天看到一个帖子,揶揄之余,更让我为这样的家长感到悲哀:

如今,限制学生使用手机已经得到了大多数老师和家长的赞同,但如何发挥教育和监护的真正功能,打赢这一场"大人与小孩"之间的战役,光靠某一方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所有的参与者群策群力。尤其是家长,更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才能在这场"斗智斗勇"的战役中取得胜利。

关于如何进行家校配合,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有效管理,小编将在另文专门论述。

欢迎关注"豆爸侃教育"——生活培养人生态度,教育开启价值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