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考研考什么题(法学考研小白看过来)(1)

考研常识问题

1.1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的区别

很多同学对这两个的名称概念还分不清,小编给新同学解释一下。

法学硕士指的是学术型硕士,法律硕士指的是专业学位硕士。

法学硕士的专业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等都是法学硕士。也有一些学校直接以法学作为专业名称然后下面有各个法学方向。

法律硕士只有两个专业,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

通常说法硕指的是法律硕士,但也有一些把法学硕士也简称为法硕,容易引起混淆。为了表达清楚最好直接说法学学硕或法律专硕。

1.2法学学硕统考与法律硕士(专硕)联考的区别

法学学硕的专业课考试科目通常是包含:法理、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经济法、国际法、法制史等等,以具体报考学校的专业目录为准。法学学硕专业课试题由报考学校自主命题。有些学校会出专业课大纲,有些学校没有。

法律硕士专业课考试科目是固定的,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课科目是398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 498 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教育部统一命题统一大纲。法律硕士(法学)专业课科目是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 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教育部统一命题统一大纲。

1.3法学学硕和法律硕士报考条件说明

一般来说,只要本科毕业生,不管本科什么专业,法本或非法本,都可以报考法学学硕。除非报考院校专业目录另附条件要求。

法律硕士的报考条件则不同。非法本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法本只能报考法律硕士(法学)。

1.4考研成功的三要件:

第一,考研成功的前提条件是外语(主要是英语)必须通过单科分数线;

第二,考研成功的决定性条件是专业课必须取得好成绩;

第三,政治考出好成绩是考研成功的重要条件。

1.5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本流程时间点: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基本流程是:招生简章(9月)→网上报名(10月)→现场确认(11月中旬)→初试(12月下旬)→成绩公布(3月初)→公布分数线(3月下旬)→复试(4月上中旬)→录取(5月中下旬)。请考生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和报考院校研究生院网页,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法学考研考什么题(法学考研小白看过来)(2)


1.6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有何不同?

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我国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同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区别主要有两点:(1)培养目标方面:学术型研究生重点培养学术理论研究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重点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培养方式方面: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7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怎么理解?

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将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

1.8考前是否需要与本专业导师联系?

不需要。专业导师分配是在录取名单确定后,学院根据录取专业方向及复试时考生导师双向选择等进行分配。考前无需联系导师,学校也不提供联系地址和电话。

1.9调剂要求有哪些?

调剂专业仅限上线人数不足的专业,一般学校分数线高于国家线的专业不接收调剂。报考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或相近。学术型向专业学位调剂需达到国家线,专业学位不得向学术型调剂。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为该计划录取。有关调剂的原则要求根据国家和学校当年的复试录取相关规定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