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清朝道光时期的大臣,同时也是民族的英雄。林则徐用一生的时间都在做着反抗西方入侵的事情,但是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持开放的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虽然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但也正是因为这本书,使得林则徐的晚年过得非常的凄惨。

林则徐流放伊犁时什么职务(林则徐被贬发配伊犁)(1)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奋力抗英而闻名中外,成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为后人称颂。但也是因为禁烟和抗英,使林则徐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遭受了5年悲壮的流放生活。被流放的人不止林则徐一个人,同时还有纪晓岚、洪亮吉、祁韵士等人,人们都能想象的到,流放者的待遇是非常的差,即使你是国家的栋梁,只要到了流放的地步,犹如到了没有尊严的地步。

林则徐流放伊犁时什么职务(林则徐被贬发配伊犁)(2)

可是林则徐在被发配到伊犁充军的前夜,郁郁寡欢,他担心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而是当时的朝廷,他担心皇帝看不清当前的局势,因此特意拜托同僚魏源,将自己未编纂完成的《四洲志》等资料交给他,叮嘱他完成“放眼看世界”的奇书,以启发国人落后蒙昧的心智。魏源没有辜负林则徐的期望,用了11年的时间完成了《海国图志》的书,可是没想到,此书出版后收到冷落,可此书流落到日本后,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宝典,曾担任过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趾高气扬地来华访问,清朝官员谦卑地向他求教富国强兵之道。伊藤博文直言不讳地说,富国强兵之道尽在魏源所著《海国图志》一书中。

林则徐流放伊犁时什么职务(林则徐被贬发配伊犁)(3)

不知当时的清朝官员在听到这句话,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但是道光皇帝在知道这件事后,不是反省自己的错误,而是迁怒与林则徐,将56岁的林则徐发配到新疆伊犁,来效力赎罪。想想真是可笑,这个错误为什么要让林则徐来承担,可是在皇权至上的古代,皇帝的一句话,谁敢说“不”,即使对林则徐的遭遇有非议,却不敢往出说,而满汉各级官员一共有30余位破天荒的押送林则徐的马车送到郊外,可见官员对林则徐深表同情。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那个官员再敢说真话以及实话。

林则徐流放伊犁时什么职务(林则徐被贬发配伊犁)(4)

从一位朝廷重臣沦落成戴罪之身,这样的落差让任何人都接受不了,可是到了伊犁的林则徐,并没有受到非人的待遇,之前的两广总督邓廷祯老早就在惠远城外迎接林则徐,并为他安排了两间土房,连伊犁将军布彦泰,对林则徐都是热情款待,这是第一位被朝廷遗弃的逐臣,在生活上受到照顾,也是林则徐没有想到的结果。

林则徐流放伊犁时什么职务(林则徐被贬发配伊犁)(5)

看到伊犁贫穷的景象,林则徐努力的解决着百姓的温饱问题,加强着边防的安全性,林则徐用自己的声望和智慧,为百姓和国家做着贡献,因此在之后,林则徐再次被朝廷重用,上任干了五年,最后病逝,享年66岁。可以看出林则徐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不管朝廷是怎么对待他的,但是林则徐的内心深处始终装着百姓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