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几乎所有人都学过语文这门课,但实际上没有几个人真正搞清楚语文课在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今天就告诉你们一些语文学科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前两天,有一位二线城市的粉丝家长私信跟我说,他对孩子的语文学习成绩有少许的焦虑,他的孩子对语文学科一直也很喜欢,也爱看书,感觉在这方面花的时间也不少,但是语文成绩一直却不太理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学好语文这门学科呢?

我们几乎所有人都学过语文这门学科,从小学到高中三年级,语文一直都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幼儿园虽然没有国家统编教材,但语文也是必学的。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关于语文学科的真正内涵意义以及如何学好语文这门课。

语文教学究竟学什么(语文这门课到底在学什么)(1)

第一,语文,其实远不止一门语言学科这么简单。

关于语文科目的学习,我想说的是,其实大多数人并没有看懂语文学科在教育当中的真正作用。不可否认的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确实语文是被当做一门语言学科来学习的;可一旦到了小学高年级以后,语文再往后学,其实就越来越像是一门工具型、媒介型学科了,也可以理解为,语文学到后期其实考察的都是人的综合能力。

怎么理解语文学到后期的这个作用呢?意思就是说,语文其实后期是在考察一个人综合认知水平的高低,考察一个人对宇宙自然界、人类社会这两个大体系中内在客观规律的把握和认识程度。只不过,这些综合能力的高低,需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出来,或者说语言文字只是一个体现人综合认知水平的媒介和载体而已。

这里可以用电脑的显示器和硬盘来做个比喻,语文能力相当于电脑的显示器,而硬盘相当于人头脑当中若干解决问题的认知结构。对电脑而言,一台显示器即使再高端,色彩、分辨率再好,如果硬盘里什么都没有,那么显示器是表现不出来任何美丽画面的;对人而言,语言文字本身的基础能力具备了,基础语法学会了,如果头脑当中没有太多认知结构的话,也表达不出来什么有意义的东西。

语文教学究竟学什么(语文这门课到底在学什么)(2)

第二,从语文的考试题型中,我们也能够窥探出语文到底要考查什么。

从语文的考试题上,也能够充分证明我刚才的观点。大家稍加观察就可以发现,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语文的主要考试题型就是阅读理解、写作这两大类,这两类题型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到高考,都是长期占据了语文考题的最多分值比例。高考题中,阅读理解 写作这两类题,分值占比高达88%以上。

阅读理解考察的就是你对文中所描述事件本质的理解。而写作题型,也从来都是考议论文,基本不考其他体裁,因为议论文恰恰也是在考察一个人综合认知水平的高低,也就是,你是否能搞明白一种现象、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能清楚、明确地用文字表达出来。

第三,语文水平,其实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由此可见,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归根到底,其实是需要提升一个人的综合能力,需要提高认知水平,需要提高一个人看问题的高度。所以,这时语文其实是一个工具学科,它只是表达一个人其他所有方面能力的一种方式和手段而已。

语文教学究竟学什么(语文这门课到底在学什么)(3)

也就是说,语文成绩能十分优秀的人,那是因为综合能力很高,认知水平很高,而不仅仅是语言文字能力强了。话又说回来,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本身其实也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最好体现。

那么,问题又来了,怎么提高综合能力呢?那必然不仅仅是教材上的那点点东西了,而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自己头脑中不断地反思、归纳与总结了。刷题确实是途径之一,但绝对不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唯一途径。

刷题是否能提高语文成绩,其实是取决于做题时和做题后是否对题中的内涵有过深刻的反思。如果只想达到良好的标准,在较低学段时,靠机械式大量刷题可以基本解决;但如果是想达到优秀标准的话,那么只靠刷题就远远不够了。

语文教学究竟学什么(语文这门课到底在学什么)(4)

第四,如何学好语文,其实也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关于如何学好语文,这个问题我必须要分两种理解角度来讲。但不管哪个角度,都有一项通用和必备的能力,那就是,都需要细心观察、认真反思。

第一种理解角度是,如何在体制内的语文应试中拿到高分。

这个角度终究还是要应试,既然是应试就都是有一定套路的。反复多刷题、多做升学考试真题还是有用处的,但绝不能机械式地刷题。这时观察、反思的主要对象就是题目内容,最终需要摸清楚的其实是出题人的思路,也就是出题人想要考查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出题,出题人最想看到的答案是什么。

语文教学究竟学什么(语文这门课到底在学什么)(5)

第二种理解角度就是,如何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这个角度其实是素质教育一直在倡导的最终目的,也是对一个人语文能力的较高层次要求。这时观察、反思的主要对象应该是社会生活,这里所说的社会生活包括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既包括在自己家,也包括在室内外的公共场合,还包括社会中的各种工作场景,总之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时所遇到的所有场景。

既要观察在所有场景中语言文字出现的原因和方式,同时也要反思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深层次内涵是什么,这些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那么,你仔细反思就会发现,这时的语言文字确实只是一种媒介或载体,它是用来承载和表达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宇宙内在客观规律或者人类思想的。

用我之前讲的最多的“认知结构”心理学概念来解释的话,那就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实际上最终是要通过不断的观察、反思、总结、归纳等个体内化思考行为,去增加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数量。

语文教学究竟学什么(语文这门课到底在学什么)(6)

而当一个人头脑中拥有了更多的认知结构时,便可以同化更多的同类型事物,也就是能理解更多事物的本质,有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这时他才懂得如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和表达。

还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有了内容,该怎么说”这只是较低层次的语文能力,而“遇到什么情况,该说些什么”才是较高层次的语文能力。所以,我之前才会说,一个人如果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很高的话,并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能力,而是综合能力的最好体现。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留言或私信。你的收藏、点赞、转发和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我是魏老师,咱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