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金水桥边》这部剧里对饥饿的刻画,虽然我没生在那个年代,但听奶奶说过很多她当年为了拉扯大七个孩子付出的辛苦,我也查过不少资料,太惨了,今年是建国七十周年了,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再也不会为了饥饿发愁,吃什么全凭一时兴起,饱暖之后才能有力气折腾啊。


金水桥人物介绍(金水桥边极具代表性的角色)(1)


《金水桥边》极具代表性的角色

战斗英雄——孙光大

金水桥人物介绍(金水桥边极具代表性的角色)(2)

李乃文饰演的孙光大代表着从前线回来的战斗英雄,根红苗正,对党绝对忠诚,有坚定的信仰,敢于为同志挡子弹,同时也有点一根筋。


金水桥人物介绍(金水桥边极具代表性的角色)(3)


刚接触警察这个工作时,思维还是直线的,解决问题还是完全凭着心气不管不顾,他一直认为在前线才是战斗,冲锋陷阵、横刀立马,方显男儿本色,当警察有点小打小闹,也因此没少挨老领导的批;


金水桥人物介绍(金水桥边极具代表性的角色)(4)

经过几次挫折后才开始反思,再经过钱有根的指点后才慢慢进入职业警察的角色,但心里还是想回前线,属于执行力极强的人。




破案专家——钱有根

金水桥人物介绍(金水桥边极具代表性的角色)(5)

黄志忠饰演的钱有根代表着新社会里留用的旧警察,为人光明磊落,眼睛里不揉沙子,情感专一,对春花的爱情矢志不渝,对于办案有独道的见解。


金水桥人物介绍(金水桥边极具代表性的角色)(6)

这里虽然没有交待他是怎么有这一身本事的,但我想如果这个角色有参考原型的话,应该是在旧社会进过警察学校受训的那批人,对痕迹学、心理学这些都颇有研究。


金水桥人物介绍(金水桥边极具代表性的角色)(7)

直觉敏锐,同时也非常自负,轻易不肯服输,即使心里知道错了,嘴上也不饶人,属于动脑型,对于舞刀弄枪这些事不灵;




坚守传统——关全和


金水桥人物介绍(金水桥边极具代表性的角色)(8)

梁冠华饰演的关全和代表着前清的遗老遗少,祖上受过皇封,在满清时家里应该还是很荣耀的,正经八百的北京土著。

经过民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关全和这一辈上,祖产就剩一所宅子,就是这小磨坊胡同三号院儿了。

为人胆小懦弱,与人为善,靠出租房屋收租生活,但对租户有要求,不是什么人都能住到他这院子里来的。


金水桥人物介绍(金水桥边极具代表性的角色)(9)


有自己的小算计,最让他上心的事就是怎么才能保住祖宗留下来的这个院子和藏在地下的那些个古玩字画,对传统文化有着一种迷之坚守,在最困难的时期,破四旧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仍旧选择了坚守。

儿子关斯易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也对文物爱不释手,业余时间走街串巷捡了很多漏,与其说捡漏,不如说对文物的保护起了积极的作用。


金水桥人物介绍(金水桥边极具代表性的角色)(10)

关全和爷俩是文化传承里的一环,应该是代表了当时很多这样的人,不忍心看着老祖宗或者说中华民族的根断了,不能说他们是守财奴,因为在那个让人容易亢奋的年代,这些传统的东西是不值钱的,盛世才玩古董呢,这些四旧一类的都要砸掉烧掉回炉炼掉,总之你毁灭的越坚决就越先进。

看到他们我就想起了马未都先生,马先生也是那时候开始捡漏的,都不能算是捡漏,因为那个时期没人觉得这东西有价值,都当废品排着队论斤卖掉,所以也没人造假,只要有心就能捡到好东西,正因为有他们这样的人,我们今天才能看到那些文物再次闪耀,让我们知道我们的历史是什么样的。




工人阶级——赵大力

金水桥人物介绍(金水桥边极具代表性的角色)(11)

公磊饰演的赵大力代表着纯粹的工人阶级,身世清白,文化程度不高,热爱工作,就是脾气有些暴躁,由于一直没有孩子,心里对媳妇老大不愿意,隔三差五的就得犯回浑,追着媳妇在小院儿里打,幸好有这些好邻居经常在中间拦着。

对当时的太平道笃信不疑,挣点钱除了留下点家用,也都捐给了太平道,就是希望“老母”显灵能赐给自己一儿半女的,当然儿子最好。

后来媳妇在医院治好了病,还真给他生了个儿子,但没敢告诉他是在医院治过病,这赵大力就更觉得是“老母”显灵了,从此就更是张嘴闭嘴都是感谢“老母”赐的人参仙子了,直到太平道的金爷喝多了告诉他那些都是假的骗人的,他方才醒悟。

赵大力是个热心肠的人;邻居有点什么难事都愿意帮忙,在后来的动乱中,正因为他是根花苗正的工人阶级,才保住了关全和的小院儿,否则老关早被造反派赶出去了。


民族资本家——郑问天

金水桥人物介绍(金水桥边极具代表性的角色)(12)


倪大红饰演的郑问天代表着从旧社会到新中国过渡之间的的民族资本家,也是普通民众眼里的资产阶级,但做生意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对囤积居奇深恶痛决。


金水桥人物介绍(金水桥边极具代表性的角色)(13)


郑问天对时局分析也很明晰,深谙未雨绸缪的古训,最典型的就是给自己家留了一些余粮,以备不时之需,在大跃进时期,他明显的感觉到这违返了市场规律,时间长了要出事,最终的结果就是在困难时期,大家都缺粮的情况下,他还能拿出粮来接济女儿和儿子,还能给小外孙子买点桃酥吃,只可惜留下的一百斤米一百斤面只取了一次就被特务给偷走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这些人物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精彩,不一一细说,有兴趣的可以没事的时候再看一看这部电视剧,这个剧拍摄是完全按照当年的历史轨迹来进行的,还是很具有观赏性,于今天也是一个警醒,古语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就是双面镜子,一面是过去,一面是未来。


金水桥人物介绍(金水桥边极具代表性的角色)(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