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规模化发展山桐子产业(山桐子榨百亿产业)(1)

两年多前,2019年4月23日,几家媒体刊发或转发一篇新闻报道——《20万亩山桐子“榨”京山百亿产业》,情系三农的湖广渔夫初看标题很振奋,湖北京山市为农民找到了一个致富大产业,但细看文章,觉得“百亿产业”的目标,很不靠谱。你把农业想得太容易了!

报道说,湖北京山市掀起山桐子种植热,截至2019年3月,已种植山桐子5万亩

报道引用京山市某领导的说法:

“2018年,京山市制定山桐子产业发展三年规划,号召村民在房前屋后、荒山坡地种植山桐子。到2020年,该市将种植山桐子20万亩,通过三产融合,形成山桐子生产、销售、加工、科研基地,实现产值100亿元。”

三年实现百亿产业,一亩收入2万,显而易见,浮夸!

十年树木,山桐子作为乔木,盛果期至少在5年以后。而作为外来引进树种,能否大面积栽种成活也得时间来检验。至于深加工,桐子油销售,更是没影子的事。

所以京山三年山桐子百亿产业规划,注定实现不了。一般来说,林业产业成气候得10年左右。

专家调研文章进一步佐证了渔夫看法。

渔夫找到了某专业杂志2020年刊发的一篇专家调查。与前述2019年4月新闻报道形成鲜明反衬。

关于面积,文章说:2018年以来,京山市栽植山桐子近700hm2,保存面积不足350hm2,造林失败比例达50%以上。“hm2”即公顷单位,1公顷合15亩,700公顷折合1万亩多一点。

四川省规模化发展山桐子产业(山桐子榨百亿产业)(2)

关于苗木存活的问题,文章说:缺乏人工选育、试验示范、专家审定等过程。性状表现不稳定,直接影响到后期经济效益。

文章指出,京山农民在栽种中存在“公母树不分”的问题。毛叶山桐子是雌雄异株植物,想要获得有效产量,必须同时栽培雌株和雄株。

关于外来树种风险问题,文章强调:未经引种试验,发展风险大。毛叶山桐子生长于海拔900~3000米的深山区和浅山区的落叶阔叶林中,京山市属低山丘陵区,境内未发现有野生分布。

四川省规模化发展山桐子产业(山桐子榨百亿产业)(3)

关于管护问题,病虫害已有发生,管护措施不到位。

关于收益,文章说:山桐子树挂果受益最少要5年时间,在受益前的栽植、抚育、管护都是净投入,投入资金折合每亩1500元。

对比专家文章,可看出《20万亩山桐子“榨”京山百亿产业》“水分”很大,京山当初提的三年规划,不切实际。

当然,京山引进外来树种发展经济林产业,出发点是好的,愿望是好的。

四川省规模化发展山桐子产业(山桐子榨百亿产业)(4)

关于京山山桐子产业的最新说法,渔夫查看了《2021年京山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报告》是2020年12月28日市政府领导在市人大会上作的。

《报告》说,2020年全市“新建“山桐子 中药材”林业板块基地1.3万亩”。(与20万亩目标遥远。)

关于2021年目标,《报告》说,“建设‘山桐子 中药材’基地1万亩”。

与三年前相比,京山现在的提法务实了些,没有再提“百亿产业”了。

钩沉乡愁民俗,情系农业农村

请点“关注”,看【湖广渔夫】系列文章[来看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