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又叫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建于辽清宁二年,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由辽兴宗耶律宗真的皇后萧挞里倡建。应县是萧太后的家乡,修建佛宫寺本来是作为家庙,用于彰显家威,另外也用来礼佛观光和登高瞭敌。木塔所处的地点,东望恒山之险,南扼雁门之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应县木塔是现存世界上最高同时也是年代最久远的木塔,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和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
塔高67米,底层的直径为30米,全塔耗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这些木枓重达2600多吨。采用纯木榫卯结构,整个建筑找不到一个铁钉子,并且塔内还供奉了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因此这座塔在佛教内享有极高的荣耀和地位。
在这近一千年当中,木塔虽然历经枪林弹雨以及多次地震,但是依然坚如磐石,因为木塔内部结构可抗震,而木塔的外部从下仰望,每层檐下都有众多的斗拱,这些斗拱就像一朵朵莲花一样,被誉为“斗拱博物馆”。在受到地震时,斗拱会成为一种阻尼装置。
在佛像里发现了辽代刻经,写经和佛像画等珍贵文物,对研究辽代历史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应县木塔的一层正面塑有高约11米的释迦牟尼像,因为木塔建于辽代,而辽代的契丹男子以蓄胡须戴耳环为美,所以就给释迦牟尼佛像留下了胡须,戴上了耳环,以保留他们认为的“英雄”本色。
在这个塔下有24根柱子。据说这些柱子,每个时辰都有一根柱子在休息。在塔上有24块牌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三层的“释迦塔”。另外还有一个千百年来不可忽视的现象,那就是被当地人称为麻燕的飞鸟。每年都会在清明至立秋之间定期留驻木塔,捕食虫蚁来繁衍后代。在冬季来临的时候又迁徏到别处。虽然就连当地人也不知道,这些飞鸟究竟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然而客观上却避免了木塔本身被大面积的虫咬蚁食。这些麻燕也被当地人称为木塔的“守护神”。
应县木塔随着地壳运动而稳定,使得木塔屹立近千年而不倒。他虽然历经岁月苍桑,但是依然巍峨壮观,端庄秀丽。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力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是整个中华民族不可估价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