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6年毕业的,两年后恰逢金融危机,当时领导不待见我,这人欺上瞒下,我对他的人格甚至有所怀疑。好不容易熬到2009年下半年秋天,找了个机会我立马跳槽了。说起这些是为了介绍背景,正是在2008-2009年期间,我拜托一些同学给我介绍对象,也偶尔帮一些女同学和女同事牵线搭桥,那个时候“高富帅”和“白富美”才开始流行起来,一开始还没有这么约定俗成,甚至之前也有“富高帅”“美白知性”“帅高靓”“气质女”。

描写城市郊区租着隔断房的苦逼大学生,用的还是“蚁族”这个词,时下流行的“屌丝”还没出现。至于特指通过炒作突然飞黄腾达的女孩,因为有个穿衣打扮比较裸露的模特,所以多了个称谓叫做“黑木耳”。不久,河北“李刚”的儿子也撞人了,浙江杭州也有个28岁的白领被富二代飙车撞飞了,“欺实马”“草泥马”也跟着出来。后来,多了更多的网络流行词,

不再叙述。总之,最后描写帅哥和美女的流行词最终定格在“高富帅”和“白富美”两个词上面。

这么多年,大家一直没谁提出这两个称谓后面所代表的意思。不信你搜索下本文标题--高富帅和白富美为何都有一个“富”字,没有同名的文章,只能看到在2012年5月份贴吧中有个女孩问过类似的问题,然而没人回答,可见本文是原创。

回到正题,中国语言博大精深,“高富帅”“白富美”都是富这个字居中,这六个字中唯一重复的就是个字,它居中而重复的地位,完全可以看出“富”这个字在我们当下社会中的力量。尽管富是传统上对男性的要求,但时代在变化,自从《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来后,婚前的房产等资产跟之后的婚姻配偶已然无关,就这一条,已经足够说明此后在中国“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已经过时了,应该改成“男女都怕入错行”。

新时代对女性提出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女孩“白富美”的要求也不为过。你别以为那些男孩是看你长得多漂亮,实际上尽管你皮肤黑,长得不算美,他们并不在乎,他们最在意的是你是否“富”。至于你是否心灵美,恐怕得排到第四个重要性之后了。同样,对于对于男孩,你扪心自问下,“高”“富”“帅”哪个有用?何况“帅”这个字很有感性的成分,恐怕一定要说帅的话,北京瘫的葛大爷、人生演讲大师马云马总,都能排前几名。

刚毕业适婚年龄的小伙子小姑娘,大多数22-28岁,工资每月剩下来的还不一定能交房租,如何能用富字来形容呢?所以,“高富帅白富美”本身就是强调的父母是否富裕。这里,就引出了我们当下社会的“财富观”,所谓财富观,就是当今社会对于财富的看法——社会更侧重存量资产而非增量资产

看重增量而轻视存量,如何理解呢?很简单,环顾周围你的朋友圈、同学、亲友等等,你会发现本来就有钱的人更加受人尊敬,而即使你增量较大是个月入上万甚至数万的海归,只要你之前没有财富的积累,那么在任何需要经济实力来比较的场合比方说相亲中,你都将处于弱势地位,因为当今社会存量资产的意义远远大于增量资产。你工作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你的同事实际上分成了两类人,不是领导和一般职员,也不是土著和外地屌丝,而是:有房的同事,没房的同事

高富帅和白富美是真的吗(高富帅和白富美为何都有一个)(1)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能理解为何如下种种怪现象屡见不鲜且还将大行其道:男女相亲时以对方是否有房作为择偶的主要标准;月入上万的大学毕业生买不起房子;家里有几套甚至十几套房产的青年人开着宝马车去上班领取着三四千的月薪;某个表哥博士毕业后在大城市工作据说风生水起,却突然回老家来了;相恋3年的男友因为没房子被父母勒令分手,甚至你还要去打胎……这都归结于我们当今社会财富观的残酷现实,换句话来说,社会只看你当下有多少而不看你挣多少。你说你是潜力股,未来会很有出息?别跟我提股市,老娘现在还套着呢,再被你小子套住,那可是我女儿的一生,坚决不同意,你以为我们家是吃素喝鸡汤的?

现实一点来说,高富帅白富美几个字中“富”这个因素,将会是你在相亲中被对方考察的最大内容,其他问题比如做啥工作、薪水高低、以及身高、体重、白黑、长相、气质、年龄、习性等等,都将让位。尤其对于男青年,对方父母、亲戚朋友、介绍人以及她自己本人,最关心的也主要就是这个“你家庭是否富裕?”“你家有几套房子,有没有啥公司或者资产?”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也是最难“装”的,所谓硬通货。

算了,你家有没有啥厂子公司股权的,有没有权贵关系,都无所谓了,世人的目光第一个便盯到了房子上。却是为何?因为房子最贵。你开个十万二十万的车,或者你是个海归留学生现在月薪2万,或者你是个很体面的银行职员,再或者你合伙跟同学创业未来可能是大老板……这些都没人看重,人家只要你说你是否有房,有几套。问题虽直接,但简单明了。

高富帅和白富美是真的吗(高富帅和白富美为何都有一个)(2)

你有一套房子那么在一线城市大致就是500万的资产,无论本科、硕士还是博士海龟的,恐怕靠工资能买房,那是不大可能的了。当工作十年后你已经成为深圳一家IT公司的高级经理月薪4万,此时如果你还没有房子的话,在无数次相亲、恋爱分手、冷眼白眼、女友父母的最后通牒以及周围同事朋友的不认同中惶惶不可终日,那么离开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则自然成为你不得不做的选择。逃离北上广深的悲壮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着……

我们来看下最近的一个表格“中国房价苦逼排行榜”。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日前报道,2016上半年大陆最苦城市排行榜,核心指标是2016年7月各城市每平方米平均房价与2016年各城市平均月薪的比值,也就是当月的房价收入比。结果显示,前10位分别是深圳、北京、上海、厦门、南京、三亚、杭州、福州、温州和天津。表格中,深圳7月以平均房价50842元、平均月薪7467元,房价收入比6.81,排名第1,此举意味半年的工资才能买一平方米;北京房价收入比6.17位居第2;上海均价43052元,房价收入比5.67位居第3。60个城市中,排名最后的是长春,平均房价6471元,薪酬5268元,房价收入比1.23。

高富帅和白富美是真的吗(高富帅和白富美为何都有一个)(3)

适宜不适宜分界线

高富帅和白富美是真的吗(高富帅和白富美为何都有一个)(4)

我们从切身生活感受来看,实际上当每平方房价高于2倍税前月薪的时候,这个城市如果不是你老家的话,生活压力会非常非常大,已经不适合继续打工下去了。如果你的收入不是特别高,那么从第24名开始往上,也就是排在南昌之前的24个城市,已经不是外出打工的理想之地。我们应该审时度势,媒体中报道的以官二代富二代和明星为主的奢侈消费,已经给我们在各行各业兢兢业业打工的人带来了巨大心灵伤害,自己就应该早点做好准备,别等到40岁,50岁,60岁,再去后悔了,老了!

既然现实如此,那我们就应该做个准确的判断,省得不撞南墙心不死。我们曾经年少,父母长辈一次次跟我们说不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其实是有道理的。

主要根据开豪车的富二代撞人事件引发出来的“高富帅”“白富美”,是不值得提倡的,何况年轻人如何富?这是不可能的,你不是将对方的母亲娶回家,也不是嫁给对方的父亲,看重别人父母的富,这是将自己当做了资产转换的工具,将金钱当作了婚姻的筹码。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倒退,是封建社会风气的死而复生,应该摒弃,也迟早会得到改观。

实际上,年轻人能做的事情很多,我们可以一起努力,可以选择大城市附近的小城市定居,可以回到家乡所在的省会城市,也可以一起回老家。大城市注定留不下来,做好心理准备待个三四年即可,浅尝辄止。

高富帅和白富美是真的吗(高富帅和白富美为何都有一个)(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