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昆仑,千古雄关。
巍巍昆仑,几多烽火事。
广西南宁市区50公里以外,
险峻关隘矗立依旧。
80年前,
举世闻名的昆仑关战役爆发,
人们不会忘记长眠于此的抗战英烈。
12月18日,是昆仑关大捷80周年纪念日,南宁昆仑关旅游风景区将举行纪念活动,以此来缅怀、感恩抗战英烈,弘扬抗战精神。让我们走进昆仑关战役旧址,回首发生在昆仑关上的铁血战争。
巍巍昆仑,雄关漫道
昆仑关大捷
忠魂永志山河为碑
昆仑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南宁市北面的门户和屏障,有“南方天险”之称。昆仑关战役自1939年12月18日打响,至12月31日收复昆仑关,历时14天。
1938年,武汉、广州遭到日军占领后,中国沿海口岸受到日军封锁。经过广西的桂越国际交通线成了援华物资主要通道之一。
时间退回到1939年那个凄风冷雨的初冬。为了截断补给线,同时占领南宁,日军将战场向前推进,轰炸滇越线、滇缅线。1939年11月15日,日军第五师团以及台湾混成旅团等部队从钦州湾企沙、龙门等地登陆,随后突破中国守军阵地,一路北进。11月24日,日军攻占南宁城,12月4日占领昆仑关。
昆仑关既是南宁东北方向的天然屏障,又位于桂越国际交通线上。为了夺回昆仑关,进而收复南宁,1939年12月18日,中国军队以第五军为主攻部队,向昆仑关的日军发起猛烈攻势,昆仑关战役正式打响。
12月23日,中国军队重创日军,守敌陷入困境。25日,中国空军出动助战,猛烈轰炸日军阵地,并扫射其增援部队。
当时的中国陆军第五军是有着“铁军”之称的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而日军则是有“钢军”之称的第五师团。双方在昆仑关及附近高地上,进行了“钢与铁”的碰撞。
经过14天的浴血奋战,中国军队歼灭日军5000余人,于1939年12月31日收复昆仑关,取得昆仑关大捷。昆仑关战役也成了与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等同享盛誉的抗战名篇。
走进广西首家抗战专题博物馆
昆仑关战役博物馆“血色雄关民族魂”展览获首届全区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80年后的今天,战争的硝烟已然散去。
经过80年的岁月变迁,昆仑关战役遗址至今依然保存完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2014年入选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是全国著名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
昆仑关战役遗址内的昆仑关战役博物馆中1000多件抗战时期的文物史料及图片,以及烈士纪念塔还在静静诉说着中国军民面对敌人屠刀枪炮坚强不屈的意志和视死如归的气节。
昆仑关战役博物馆由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将军长子、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复东先生设计,是广西首家抗战专题博物馆,2008年建成开放。2015年9月1日,推出“血色雄关民族魂”专题展。
展览汇集海峡两岸抗战珍贵史料、文物,凝聚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军事科学院及广西抗战研究专家等多位资深专家的心血。
展览分为序厅、中国抗战展厅、昆仑关战役展厅、广西与抗战展厅、缅怀英烈展厅五部分,以昆仑关战役为重点,结合近1000组珍贵文物及历史照片和30多分钟真实的历史影像史料,翔实、全面、生动地再现和反映了中国抗战史缩影、昆仑关战役及广西与抗战的历史。此外,展览首次在全国公开展出从台湾征集来的多幅珍贵历史照片。
不忘初心,责任在肩。近年来,昆仑关战役博物馆高度重视文物征集及保护工作。先后征集到抗战期间中日双方军队使用的刺刀、钢盔、军服、望远镜、枪械、弹药及当时出版的报纸杂志等文物1000多件(套),历史图片700多幅。
昆仑关战役博物馆依托国内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石质文物最多的抗战纪念遗址之一的昆仑关战役遗址,开展宣教活动,开发文创产品,开设网上虚拟展览,开馆至今累计接待中外观众400多万人次。
如今,昆仑关战役博物馆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成为人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德育教育的重要基地,对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海峡两岸交流互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铭记历史时刻
昆仑关战役的胜利,打乱了日军战略意图,有效地牵制了日军的兵力。在战役过程中,中国军民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铸就了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不朽的丰碑。
昆仑关战役中,广大军民在爱国激情鼓舞下前仆后继地斗争,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克服重重危机,夺取战斗的胜利。昆仑关大捷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对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海峡两岸互信与交往、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昆仑关战役后,第五军军长杜聿明派出工兵营在昆仑关战场上修建了陆军第五军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墓园。现保存有南牌坊、北牌坊、阵亡将士纪念塔、烈士公墓、纪战碑亭等多处遗址,以及昆仑关战役的阵地、工事遗迹等。
来源:南宁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