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江南风光美,北固楼上望江山。

对于镇江的了解,第一,是来自于白蛇传中水漫金山白蛇被困的桥段,我知道了金山寺就在镇江;

第二,是来自王安石诗中的千古名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就是现在的镇江。

但真正引起对镇江这座城市浓厚兴趣的,却是因为来自于辛弃疾词中的那一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那一句充满英武侠气的绝妙好词,让我对北固楼顿生好感,便想去镇江一游。

秋游江南诗意周庄(四月江南风光美)(1)

北固楼,一直是我心中向往的登临之地,甚至迫切的心情,远远高于对于四大名楼的愿望。

终于有机会游历镇江,但让我爱上这座城市,这是一个有厚重历史的城市,也是充满诗意的江南之地。

或许它没有“人间天堂’苏杭那样名闻遐迩,或许它也没有”春风十里“的扬州璀璨般的烂漫烟花,但镇江却于秀美清婉之中不乏一股英雄之气,兼具灵秀与英武的城市之意象。

秋游江南诗意周庄(四月江南风光美)(2)

镇江,滔滔几朝史,悠悠三千秋。

镇江,虽处江南柔美之地,但因其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此发生过很多的军事战役,也使这座城市增加了一股雄伟的英雄气概。

秋游江南诗意周庄(四月江南风光美)(3)

六朝时期历史最大规模的永嘉南渡,大部分都是在这里的金陵渡登陆,载入史册;

唐代讨伐武周时,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写下了文采斐然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的文章;

南宋时期的韩世忠与梁红玉在焦山大败兀术,取得了抗金胜利的鑮江大捷,而名扬天下;

三国时期著名的孙刘联姻,成就龙凤呈祥的一段千古佳话,就在北固山上的甘露寺。

秋游江南诗意周庄(四月江南风光美)(4)

沿着东吴古道,一路拾级而行,试剑石,祭江亭、甘露寺、鲁肃墓、太史慈墓等,

有关三国的印记比比皆是,仿佛置身于三国的历史风烟当中,在你眼前打开一段段尘封千年的往事,真的有一座北固楼,半部三国史的感觉。

秋游江南诗意周庄(四月江南风光美)(5)

秋游江南诗意周庄(四月江南风光美)(6)

镇江,文武英杰出,诗意冠千古。

在北固山下,望着滚滚长江,王湾心生畅快,写下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秋游江南诗意周庄(四月江南风光美)(7)

在芙蓉楼上,知己推杯换盏,王昌龄向别友赠诗,写下了“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在瓜洲渡头,月下思乡情浓 ,王安石望月感怀,写下了“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游江南诗意周庄(四月江南风光美)(8)

在北固楼中,英雄感怀,辛弃疾登临抒怀,写下了“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的北固楼。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秋游江南诗意周庄(四月江南风光美)(9)

站在北固楼上望着滚滚长江,有一种英雄君临天下,荡胸生层云之感,

仿佛与那些古人贤才对话,感受到他们的诗心与才情,不免由然而生出一种俱怀逸兴壮思飞的意气风发的疏朗豪迈。我想这便是北固山的魅力所在,也是镇江这座城市的性格与风骨。

秋游江南诗意周庄(四月江南风光美)(10)

半部三国史,一座北固楼;千年金山寺,万古神话传。

这就是镇江,可纵游观史,可漫步赏诗;

这就是镇江,有英雄侠气,有翰墨书香;

这就是镇江,既厚重雄浑,又清奇瑰丽;

这就是镇江,揽气势豪迈,胜景如画。

秋游江南诗意周庄(四月江南风光美)(11)

这正是:

金山寺中寻神迹,北固山上望江山;芙蓉楼下别故友,西津渡外忆烽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