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诗人生平简介(陈天华痛呼猛回头)(1)

陈天华像

陈天华(1875-1905),同盟会的发起人之一,字星台,别号思黄,湖南新化人。1905年,在东京与宋教仁创办《二十世纪支那》杂志;辅佐孙中山筹组同盟会,起草《革命方略》;《民报》创刊后任编辑,参与对康、梁保皇派的论战。当年清廷勾结日本政府取缔中国留学生的政治活动,他用自己的生命唤醒人们的觉悟,毅然投海。1906年春,其灵柩运回长沙,公葬于岳麓山。所著《猛回头》和《警世钟》成为当时宣传革命的号角和警钟。

渡荆门送别诗人生平简介(陈天华痛呼猛回头)(2)

陈天华著作 猛回头刻本

《猛回头》尾声

瓜分豆剖迫人来,同种沉沦剧可哀。

太息神州今去矣,劝君猛省莫徘徊。

【注】《猛回头》:是陈天华利用民间说唱形式写成的一个唱本。其中分析时事,宣传民族民主革命,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在当时起了很大的影响。尾声:这里指唱本的最后一段唱词。

瓜分豆剖:比喻完整的国家版图被弄得四分五裂,好像人们把瓜切开、把豆壳破碎以便取食一样。同种:同胞。沉沦:沉没,灭亡。剧:非常。太息:即叹息。神州今去矣:指中国将要被帝国主义列强所吞并。 猛省:赶快觉醒。莫徘徊:不要犹疑不前。

渡荆门送别诗人生平简介(陈天华痛呼猛回头)(3)

陈天华画像

这是唱本《猛回头》的最后几句歌词,也是一首可以独立成篇的诗。它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斥责了清政府卖国投降的政策,激发人们急速起来进行坚决的斗争。

渡荆门送别诗人生平简介(陈天华痛呼猛回头)(4)

龙鸣剑像

龙鸣剑(1878——1911),原名骨珊,字雪嵋,四川荣县人,同盟会会员。一九〇七年同盟会个别叛徒乘孙中山不在日本时,阴谋撤销孙中山的总理职务,他坚决反对,使这一阴谋卒未得逞。同年冬,吴玉章在日本创刊《四川》杂志,他是撰稿人之一。一九一 一年积极参与四川保路斗争,曾亲率同志军攻打成都,因装备和补给缺乏而失败。不久积劳成疾,病故于宜宾。遗有《雪眉诗集》。

渡荆门送别诗人生平简介(陈天华痛呼猛回头)(5)

香溪古镇

香溪悼屈原

浩气英风死不磨,古祠遗像照沧波。

史公椽笔分明在,千载光争日月多。

【注】 香溪:水名,在湖北省秭归县,东流入长江,又叫昭君溪。浩气英风:指屈原的光明正直的气概。古祠遗像:指屈原祠和塑像。史公:太史公,即司马迁。他赞屈原可同“日月争光”。

渡荆门送别诗人生平简介(陈天华痛呼猛回头)(6)

秭归屈原祠

此诗通过对屈原的缅怀,表达作者为祖国和革命事业献生的决心与信念,令人感佩。

#文化# #阅读# #近代诗# #历史文化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