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建筑属于哪种建筑风格(为什么叫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1)

巴黎圣母院建筑属于哪种建筑风格(为什么叫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2)

说到哥特,大家的脑海里应该都是画着黑黑眼线的不羁青年或是金属摇滚,再古老一点应该是古老家族的吸血鬼们,古堡和深渊,帅气阴邪的德古拉伯爵。在黑暗和孤独中呐喊出心里的苦痛,在爱与绝望当中挣扎,这份神秘才是吸引大众的要素。

哥特(Goth)是那时对蛮族的称呼,大家应该还记得之前说的古罗马灭亡以后划分出来的小国中有西哥特人和东哥特人。

一开始哥特指的是他们,后来就渐渐演变成了对某种风格的定义,其实它涵盖很多方面,着装、字体、文学、音乐等等,大致都是给大家以一种孤独挣扎的高冷感觉,今天要讲的哥特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详尽而言,他的特点包含尖塔、尖拱门、肋状拱顶、飞扶壁、束柱、玫瑰花窗、雕塑等几方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尖肋拱顶 (pointed arch)

巴黎圣母院建筑属于哪种建筑风格(为什么叫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3)

也就是刚才我们看到的尖房顶,每个顶有四根主骨,这是从罗马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改进而来的。将所有的内部空间以骨架券连接为整体。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高耸的房间则可以更加明亮。

二、飞扶壁 (flying buttress)

巴黎圣母院建筑属于哪种建筑风格(为什么叫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4)

扶壁就是扶持墙壁的意思。在墙的外面在附加上墙或其他结构,可以给承受着拱顶压力的墙提供以一定的支撑作用。

在说到罗曼建筑的时候提到,圆形的穹顶非常沉重,产生向下和向外的张力使得支撑穹顶的外墙不得不做得很厚重,并且开口也很少,采光通风都不好。哥特式建筑就是在外墙外离开一段距离立一排柱,每根柱身伸出一个或数个飞券(飞扶券)支撑住外墙,抵消穹顶产生的外张力。有了飞扶壁,内墙就可以做薄,并且可以开窗。

三、束柱(beam-column)

巴黎圣母院建筑属于哪种建筑风格(为什么叫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5)

也就是靠在一起成一束的柱子,哥特建筑的束柱往往没有柱头,许多细柱从地面直达拱顶,成为肋架。拱顶上出现了装饰肋,肋架变成星形或其他复杂形式。

四、玫瑰花窗(the rose window)

巴黎圣母院建筑属于哪种建筑风格(为什么叫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6)

由于有了飞扶壁,哥特建筑开始有大面积的窗,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不仅美观,还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

玫瑰花窗有柳叶窗(长条形)和玫瑰窗(圆形)两种、以红、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

基督教人对于耶稣为人类受的绞刑架上的苦难非常感恩,基督教的圣餐要吃发酵饼和葡萄汁,象征著主的身体、主的血。“饼被掰开,预表着主为我们舍去他自己的生命;酒倒出,预表着主的血为我们罪人而流。”耶稣真是神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