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是一种宗族社会,而不是个体社会,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十分重视家族和家庭观念的原因。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同一姓氏必须联合起来形成一股合力,以家族的名义获取更多的利益。

在汉末三国,有大量比较典型的家族,比如正牌皇室宗亲刘氏,河内司马氏,东吴孙氏,汝南袁氏,弘农杨氏等等。一个家族代表着一股力量,一个家族有一个家族的内部规划。但在诸多家族中,有一个家族不容忽视,那就是琅琊诸葛氏。

诸葛家三兄弟为什么被称为龙虎狗(诸葛亮兄弟被称为)(1)

诸葛家族的代表人物首推诸葛亮,次之是诸葛瑾,再次是诸葛诞,兄弟三人分别效力不同的阵营。诸葛亮在蜀国,诸葛瑾在吴国,诸葛诞在魏国,他们又被后人称为“龙虎狗”。

所以,三国时期流传一句童谣说“琅琊诸葛氏,一门龙虎狗,蜀得一龙,吴得一虎,魏得一狗。”

值得说明一下,此处的“狗”并不是贬义,而是对别人能力的肯定,也或者是一种尊称。为什么别人给诸葛氏家族这样的评价呢,我们慢慢来说。

诸葛家三兄弟为什么被称为龙虎狗(诸葛亮兄弟被称为)(2)

蜀得一龙·诸葛亮

蜀得一龙的来历,主要与诸葛亮的号有关。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世人又把他与庞统并称为“伏龙凤雏”。

诸葛亮对刘备建立的蜀汉功不可没。作为蜀汉的元老功勋,诸葛亮出任蜀汉的丞相,并获得开府的权限,这种荣耀是古代文臣的巅峰。因此,史书对他的评价为古代政治家、军事家和发明家。

诸葛亮是位有意思的历史人物,在正史和演义里都有不错的口碑,当然演义里把诸葛亮描绘得更加出神入化,这是拜罗贯中所赐。诸葛亮最出色的成就是他的《出师表》,人常说“不读出师表者,不忠;不读陈情表者,不孝”,诸葛亮已经成为古代人臣的典范。

诸葛家三兄弟为什么被称为龙虎狗(诸葛亮兄弟被称为)(3)

但是诸葛亮没有令大家失望,他确实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东和孙权,南平孟获,北伐中原。虽说多次北伐都是大败而还,但是一心为了蜀汉的忠心可圈可点。

吴得一虎·诸葛瑾

没读正史的朋友对诸葛瑾了解不会太多,顶多是那场经典的“讨荆州”。实际上,诸葛瑾的才华还算不错。他是诸葛亮的大哥,全家从琅琊搬出来后,诸葛瑾来到曲阿定居。因为他很有才,所以与曲阿本地的张承和步骘有着不错的互动。

孙权的外甥女婿弘咨听说诸葛瑾有大才,便极力向孙权推荐他,诸葛瑾因此步入仕途。与诸葛亮相比,诸葛瑾混得实在不怎么样。他对吴国没有太大的贡献,除了讨过荆州没成功,再就是跟随吕蒙讨伐荆州的关羽。孙权关门做天子后,诸葛瑾被封为宣城侯,他主要的贡献是维系吴蜀联盟。在他的努力下,吴蜀两家又维持近十多年的和平关系。

诸葛家三兄弟为什么被称为龙虎狗(诸葛亮兄弟被称为)(4)

魏得一狗·诸葛诞

大家对前两位诸葛氏家族成员比较熟悉,对诸葛诞了解不是很多。诸葛诞与诸葛亮、诸葛瑾不是亲兄弟,属于堂兄弟的关系,稍微远一层。诸葛瑾和诸葛亮是文人,诸葛诞更加偏向于武将,他是三国后期魏国的重要将领。

在人才济济的魏国,诸葛诞的级别与诸葛亮、诸葛瑾没法相提并论,也只是做到魏国征东大将军的层级。他与夏侯玄、邓飏、田畴并称为魏国“四聪”。起初,魏明帝曹叡觉得诸葛诞的才华言过其实,把他罢官遣送回家一段时间。

曹叡死后,诸葛诞重新被起用,赶上王淩叛乱,诸葛诞率兵征讨。后来,毌丘俭和文钦也想叛乱,便写信邀请诸葛诞一同参加,被诸葛诞果断决绝。

诸葛家三兄弟为什么被称为龙虎狗(诸葛亮兄弟被称为)(5)

因为平定王淩、毌丘俭和文钦有功,诸葛诞被封为镇东大将军。后来有一件事对诸葛诞内心触动很大,自己的好友邓飏因为被曹爽与司马懿的争斗牵连遭诛,诸葛诞对司马氏没有任何好感,内心极度恐慌不安,私底下招兵买马准备谋反。

司马昭篡魏时,对诸葛诞始终不放心,想削夺他的兵权,便把他召回朝廷做司空,诸葛诞秘密联络吴国,把儿子送到吴国作为质子,准备里应外合共同灭掉司马氏,结果谋事不密被司马氏夷灭三族。

诸葛氏的大棋

诸葛氏成员中,唯有诸葛亮混得最好,照理说全家族应该到蜀汉投奔诸葛亮,但是诸葛氏兄弟不走寻常路,各自在不同的阵营效力,而且没有因此影响兄弟关系,这又是什么原因。

诸葛家三兄弟为什么被称为龙虎狗(诸葛亮兄弟被称为)(6)

其实,它与汉朝流行的家族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在古代社会,个体存在往往会被忽视,所有人都以出身和家族姓氏为荣耀,所有人的共同的想法也是为家族争取更大的利益。

在三国乱世里,谁都不知道魏蜀吴三家,哪一家将来实现大一统。在不确定哪棵树会结果子的前提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每一棵树底下都蹲着一个人,这样才能保证家族的利益和富贵能够延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