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的春天》:恋爱也要有自我修养

文/田金双

玛格丽特背后的故事(玛格丽特的春天)(1)

爱情喜剧片可能是世界上最强悍的爱情类型片,再重要的爱情话题都可以通过游戏、无厘头和浅幽默轻松解构。王宁的新片《玛格丽特的春天》就是典型的例子。这部老少咸宜笑料十足的爱情片充满各种搞笑的梗,看起来有些夸张,甚至老不正经。不过,这并妨碍影片的煽情指数。

换言之,如果说《玛格丽特的春天》是一部撩妹电影的话,莫若说是一部探讨恋爱方式论,抑或恋爱自我修养的喜剧电影。

影片讲述了赌神之女与首富之子即将举行的豪华婚礼,这场看起来很搭对的婚礼就是公众嘱目的重头话题。婚礼背后,高手云集,形形色色的大腕儿、三教九流和各种不靠谱人士纷纷现身。而三个有趣的男人为这场做准备的同时,更是深陷爱情窘境,于是,一幕幕啼笑皆非的故事迅速升温,爆笑上演。电影中婚礼造型师、婚宴主厨、品酒师、娱乐小报主编、过气女明星、八国混血贵族,各怀心思纷纷来到澳门,但导演王宁想要讲述的却是爱情背后的方法论。

不容回避的是,随着信息飞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爱情”这个词汇亦已沦为文化或时尚快餐。越来越多的都市男女患上了爱情恐惧症,“爱无力”这个词汇已然成为快速流行的都市病。在此意义上,“恋爱”已呈现出快餐式应酬、模式化套路等特征。所以,想要寻找一份真心诚意、如假包换的爱情的确是一件难度指数偏高的事情。

所以,如果你想恋爱,并死心塌地、心甘情愿让人爱上你的话,除了有个好的诉求制造一点儿所谓的缘分之外,也要了解一点儿“恋爱方法论”。透过表象看本质,《玛格丽特的春天》无异于就是这样一部风趣幽默的“恋爱自我修养”。

玛格丽特背后的故事(玛格丽特的春天)(2)

影片中艾伦饰演的张大成是一个有些娘炮的新锐婚纱设计师,这个炙手可热的婚纱设计师很形容让人联想起《失恋33天》中文章演的那个角色。当然,与文章相比,张大成这个行走在时尚前沿混时尚圈的男士化学元素手投足更是阴柔之极。所以,尽管张大成内心深爱着他那个青梅竹马一起打拼的好伙伴王桂兰,但对方一直以为他是如假包换的gay,对他毫不防备,亦未生出一点儿特殊的爱意。所以,此时张大成面临的问题无疑是:如果进行身份调整乃至性别调整,适时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意,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接受。

要知道,在现实生活中,“男闺蜜”这个词汇是一个暧昧不清、语境丰富很有魅力的词汇。这个词汇背后堆砌太多的是非不明、爱的隐藏和性别错位。而这宇张大成其人,因为过于在意对方,怕失去心上人,宁愿把爱隐藏在心底,甘心永远做个男闺蜜。而这,亦是“爱无力”背后的变相逃避。可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刻意逃避真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吗?显然——未必。

玛格丽特背后的故事(玛格丽特的春天)(3)

所以,意乱情迷后始以清醒过来的他,经历种种误解和忽视后,用自己的所作所为开始进攻,历经人生百味之后,终于找到自己的真爱。从《玛格丽特的春天》中三个奇葩男人的爱情套路来看,尽管三个好兄弟的经历不同,但创作者探讨的都是恋爱方法论等问题。换言之,不管是阴谋之刀还是爱情之剑,如果你想爱上对方且让对方爱上你的话,所要做的事,就是要实现心与心的桥接,让对方理解、包容并接纳你所做的一切。

斯如《玛格丽特的春天》中那杯浓情的玛格丽特鸡尾酒,酸酸的檬汁象征酸楚的心、细盐微咸情似动情的眼泪,加上刺激的龙舌兰酒,更是让爱情的味道悲欣交集,五味杂陈。相比之下,炮制这款鸡尾酒的过程,本就是检验当事人自我修养的过程。换言之,爱情就是一杯口味独特的难尾酒,此中举手投足、喜怒哀乐、唱念坐打,真意绵绵更需要慢慢品尝,慢慢回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