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结合大连市开展“2022年食品安全攻坚行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以及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近日,大连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对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开展“五一”节前食品安全检查。

多部门联合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大连开展食品生产环节专项检查保障食品安全)(1)

突出节日特色,严查重点食品类别

多部门联合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大连开展食品生产环节专项检查保障食品安全)(2)

针对“五一”期间消费特点,以生产米面油、肉制品、饮料、罐头、酒类等企业为主,重点检查企业生产环境、进货查验记录、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从业人员管理等方面。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从源头确保消费者“舌尖安全”。

坚持问题导向,增强监管靶向性

多部门联合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大连开展食品生产环节专项检查保障食品安全)(3)

本着“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为有效防范化解铝含量超标等风险隐患,本轮对油炸面制品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进行了重点检查。

一看食品配方。重点检查是否针对生产加工的食品制定配方,配方是否包括使用的原辅料及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和使用量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的规定。

二查原辅料采购。重点检查是否严格对原料供应商进行审核;是否做好原辅料进货查验记录,确保购进的食品原料、含铝食品添加剂和含铝食品相关产品等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否购买来源不明、标识不清的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

三观生产加工制作过程。重点检查生产加工过程中是否对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的用量进行称量,是否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相关规定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是否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

加强疫情防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多部门联合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大连开展食品生产环节专项检查保障食品安全)(4)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把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作为当前乃至较长一段时间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在开展进口冷链督导检查同时加强进口非冷链食品管控。督促进口非冷链食品生产企业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严格查验检验检疫证明、消毒证明、核酸检测报告、上级供货商资质,禁止生产票证不全的进口非冷链食品。

强化责任落实,严格问题整改

多部门联合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大连开展食品生产环节专项检查保障食品安全)(5)

本轮共检查20家企业(小作坊),大多数生产单位都能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的要求组织生产,对检查中发现的索证索票不规范、培训考核不到位等问题已当场要求企业立行立改或限期整改,并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

下一步,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强食品生产监管工作,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督促企业定期开展诚信守法教育活动,打造诚信守法企业,切实落实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保障大连市地产食品质量安全。(杨晓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