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一本书能像《永生的海拉》这样宏大,将医生、患者、科学探索装到一本书里,却又要言不烦、温情脉脉。

自打新型冠状病毒出现,新闻里就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研究,关于病毒的、关于患者的、关于新药的。你可能一边困惑一边着急,记者都说了某药物有效,为什么专家们还慢吞吞地进行临床实验呢?

因为那些“有效“发生在实验室里,以细胞为研究对象;而临床试验不是想做就能做的,起码要先过伦理那一关。

那么,细胞研究与人体研究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伦理审查是临床试验的前提?更一步,细胞研究牵涉到哪些东西、科学家们每天都在干嘛,伦理审查原则是如何一步一步建立的?

想了解这些问题,一本书就够了,即《永生的海拉》

细胞的衰老知识点(多少个细胞才能改变世界)(1)

《永生的海拉》(图片来源:豆瓣)

图书信息

书名:永生的海拉

作者:丽贝卡·思科鲁特

译者:刘旸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细胞的衰老知识点(多少个细胞才能改变世界)(2)

《永生的海拉》是一本挺厚的书,结构却并不复杂,由三个故事组成。

第一个故事,关于作者。丽贝卡·思科鲁特(Rebecca Skloot)原本是个普通的学生,就读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生物科学系。

细胞的衰老知识点(多少个细胞才能改变世界)(3)

作者丽贝卡(图片来源:pitt.edu)

在课堂上,她了解到许多跟细胞有关的知识。地球上的事物,没有比细胞更稀松平常的了。路边的小花,猫的舌头,爱人的容颜,所有肉眼可见的生物都由细胞组成。然而,直到上个世纪中叶,都没有人知道怎么伺候它们。你可以在志愿者身上取一些细胞,放到培养皿里;你可以竭尽所能,用各种材料制作培养基、模拟人体环境——几次分裂过后,细胞一定会走向死亡。

随后,有了海拉细胞。

丽贝卡第一次听说海拉细胞的时候,就对它着了迷。为什么叫海拉细胞,谁是海拉,她知不知道自己对世界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丽贝卡在文档、学者、海拉的亲戚之间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依靠真诚、执着与理性一点一点还原出事情的真相。

第二个故事,关于海拉。

细胞的衰老知识点(多少个细胞才能改变世界)(4)

海拉(图片来源:harvard.edu)

海瑞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1921年出生与巴尔的摩,1951年在霍普金斯医院去世,仅仅活了三十一岁。活着的时候,她是种族隔离政策的受害者,生活在极度的贫困之中,如果不小心生了病,只能到霍普金斯那种慈善性质的医院看病;也是一个热情、乐观的人,家里的地板上住过无数的穷亲戚,当她需要输血的时候,他们卷起袖子献了整整四升的血液。死了之后,她本人的事迹差一点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而她的细胞,则一直生活在实验室里。不认识它们,简直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医的。

一切都始于1951年。那一年,她感觉自己的肚子里有个肿块,去霍普金斯医院进行检查。医生们从她的子宫颈上切下一小块组织进行检查,发现它已经完全癌变了,于是对她进行放射治疗。

放疗没能挽救海瑞塔的生命,活检时切下的组织却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这就要说到第三个故事了,海拉细胞对科学界的影响。

乔治·盖伊(George Otto Gey)与霍普金斯医院的医生们有着合作,因而得到一些海瑞塔的癌细胞。在短暂的研究之后,他发现,这正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可以在实验室里长久存活的细胞。

细胞的衰老知识点(多少个细胞才能改变世界)(5)

盖伊(图片来源:medscape.com)

是他将海瑞塔的癌组织命名为海拉细胞,也是他第一次搞清了培养基的正确配方,他还是一个热心、无私的人,将细胞分发给其他的学者们。有些学者脑袋灵光,干脆干起了生产海拉细胞的生意。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研究者可以很轻松地从网上订购合适的细胞。

人们用海拉细胞研究基因、研究癌症、研究疫苗,甚至测试化妆品的毒性。另一方面,有些学者急于搞出成果,竟然在不告知患者的情况下往他们体内注射海拉细胞。事情曝光,举世震惊。这促使美国国立卫生院开始推行严格的伦理审查,要求每个研究都成立伦理委员会、出具志愿者知情同意书。当时的有些学者认为,这是科学研究的末日;今天的我们则应该知道,唯有这么做才能不忘初心。

科学研究,说到底要对民众负责。

优秀的医学科普不少,我们前面也介绍过一些:如果对知名医生感兴趣,可以看看《突破》;如果对医学的历史感兴趣,可以看看《巨人的对决》;如果对医生的工作感兴趣,可以看看《医生的精进》。不过,很少有一本书能像《永生的海拉》这样宏大,将医生、患者、科学探索装到一本书里,却又要言不烦、温情脉脉。如果你对这些事感兴趣,不妨买一本看看吧。

细胞的衰老知识点(多少个细胞才能改变世界)(6)

作者(右)、海拉后人(中)合影(图片来源:RebeccaSkloot.com)

作者:赵言昌

细胞的衰老知识点(多少个细胞才能改变世界)(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