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一生作品众多,但遗憾的是,没有一部长篇。

鲁迅不光杂文出色,笔锋犀利,言词尖锐,语言精炼,深刻地揭露了害人的传统礼教和腐朽的封建制度,抨击了吃人的旧社会;同时,他的小说也很有魅力和特点,比如《孔乙己》。

孔乙己没有他一样过(他为何最爱孔乙己)(1)

孔乙己

《孔乙己》是鲁迅最喜爱的一部短篇,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落魄旧书生,没有考中秀才,他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为小酒店里人们嘲讽取笑的对象。鲁迅正是通过孔乙己,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吃人的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以及封建儒家独尊下吃人的科举制度。

可以说,鲁迅笔下的出彩人物众多,但他最爱孔乙己,这是鲁迅亲口对自己的学生孙伏园所讲过的。当有人计划把他的作品翻译成外文,来征求他的意见时,鲁迅优先推荐《孔乙己》。而且,鲁迅曾经自己把《孔乙己》翻译成日文,交给日本的一家杂志社出版。

孔乙己没有他一样过(他为何最爱孔乙己)(2)

鲁迅

鲁迅为什么独爱《孔乙己》呢?

其实,《孔乙己》里面的情节,是真实存在的。小说中的“我”,并非鲁迅本人,鲁迅是富家少爷,用不着去小酒馆打工,但他小时候经常去咸亨酒店玩耍,咸亨酒店距离他家只有很近,是鲁迅堂叔周仲翔在绍兴城内都昌坊街口所开设的一家小酒店,与鲁迅家斜对门。

孔乙己没有他一样过(他为何最爱孔乙己)(3)

咸亨酒店

咸亨之名来源于《易经八卦》中一句“含弘广大,品物咸亨”,寓意酒店生意兴隆,万事亨通。实际上,咸亨酒店并没有经营多久就关门歇业了,由于竞争激烈,一条街上开了很多家酒店,粥多僧少,生意惨淡,举步维艰,难以坚持下去。

孔乙己的原型是“孟夫子”,此人出生于晚清,具体生卒年不详,小说中的他,50来岁左右,一辈子没有考上秀才,所以只是个童生。他好酒,却又没有营生,也就是没有任何谋生的手段,饿极了,自然会做些偷鸡摸狗的勾当,故事中说他偷书,不知道偷书有何用,能卖掉换一碗酒钱否?

孔乙己没有他一样过(他为何最爱孔乙己)(4)

孔乙己与一群小孩子

但是,孔乙己绝对善良!小偷小摸是真实存在的,但大的坏事他不敢做也做不了。还有,在骨子里,孔乙己自认为窃书不能算是“偷”,最多算是“拿”,他被丁举人打断腿,也拒不承认是偷盗。孔乙己如此窘迫,还能把茴香豆分给围观的孩子们吃,这说明了他内心深处的善良,比酒店里优雅的的穿长衫主顾、难缠的短衣帮都要高尚得多。

可以肯定的是,儿时鲁迅肯定在那群孩子们中间,眼巴巴地望着碟子里的茴香豆,他也没少吃孔乙己的茴香豆。所以他对孔乙己的印象异常深刻,几十年后依然历历在目,难以释怀。

孔乙己没有他一样过(他为何最爱孔乙己)(5)

孔乙己,是千千万万个穷苦读书人的缩影

孔乙己有三个原型,除了孟夫子之外,还有一个“亦然先生”。此人由于生活贫困,为了谋生,只得抛下面子上街卖油条烧饼,但他不肯脱下长衫,又碍于面子始终不肯开口吆喝,只好跟在别的小贩身后,亦步亦趋,人家喊一声,他在后面跟着叫一声“亦然”,令大街上的众人啼笑皆非。孩子们见他身穿长衫,手提货篮,嘴里叫着听不懂的话,就围着他哄笑,异口同声地叫他“亦然先生”,时间长了,没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大家都叫他亦然先生。

孔乙己没有他一样过(他为何最爱孔乙己)(6)

喝酒的孔乙己,穿长衫却站着喝,不伦不类

第三个原型是鲁迅的一位本家,小名叫“四七”,写得一手好字,却好吃懒做,喜爱喝酒抽鸦片,经常穿着肮脏破旧的长衫,戴一顶瓜皮帽,在大街上游荡。他喝醉酒就骂人,所以经常被人打得遍体鳞伤。

但孔乙己原型的最大可能,还是那位落魄的孟夫子。他的真名叫什么,早已失传,鲁迅之所以用孔乙己来代替,就是源于绍兴当地的一种小学生习字风俗。当时,小孩子练习写字,从临摹开始,描红纸上必然印着“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等笔画简单的字。因此,孔乙己是小孩子学字时的临摹样本,并非是一个词语,当然更不是一个人的姓名了。

孔乙己没有他一样过(他为何最爱孔乙己)(7)

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被打断了腿,爬着前来喝酒

孔乙己的真名叫什么,肯定是无从可考,恐怕连作者本人也不清楚。

《孔乙己》是鲁迅的神来之笔,短短2千来字,就把社会对于一个“苦人”的冷漠刻画得惟妙惟肖。有人总是说《孔乙己》是鲁迅抨击吃人的封建科举制度,揭露了旧社会的阴暗面,其实这是不全面的评价,或者说是并不严谨客观的评价。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不假,但抨击科举制度则无从说起。

孔乙己没有他一样过(他为何最爱孔乙己)(8)

孔乙己吃茴香豆

科举制度源自于隋朝,在那之前,更不公平,选拔官员、人才靠“世卿制”,也就是世代继承的意思。贵族生下来就是贵族,广大平民阶级没有上升通道,老百姓祖祖辈辈都是老百姓,当官者可以世袭,穷人不可能有翻身、鲤鱼跳龙门的机会。科举制度虽然迂腐,但毕竟还算是相对公平的。就像现在的高考,总有人在抨击讽刺,忿忿不平,说是应试教育,不公平,那有什么公平、公正的举措,请他拿出来吧。

鲁迅写孔乙己的真实目的,恰恰是反应了一种社会现象——对穷苦人的冷漠和嘲讽,这是非常可悲的。可怕的不是自然灾害,而是人心。孔乙己在众人的取笑声中出场,又在大家的嘲笑声中消失。没人在乎他,记起他,当然更谈不上帮助他。咸亨酒店的掌柜,三次想起孔乙己,但他所惦记的是孔乙己所欠的19个铜板酒钱,而并非孔乙己本人的死活。

孔乙己没有他一样过(他为何最爱孔乙己)(9)

令人心酸的孔乙己

孔乙己为啥连个秀才都没考上呢?他学习不够认真刻苦吗?当然不是了!就像现在的高考与考公务员一样,这本身就是有一定比例的,注定要刷下来一大部分人,能成功晋级的还是少数,没办法,这就是资源的分配比例问题。鲁迅讽刺科举制度,那现在的高考制度,不是同样的道理吗?

世态炎凉和人心的冷漠,从头至尾贯穿《孔乙己》。鲁迅对孔乙己是充满同情的,除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外,剩下的就是钦佩和尊敬。一个落魄到几乎要讨饭吃的读书人,依然用生命捍卫着读书人的尊严,这难道不值得尊重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