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的湖南长沙有一家远近闻名的眼镜店,店主叫赵海楼,他经营眼镜生意比较在行,家里还算殷实。

商人逐利,赵海楼虽然将眼镜店经营得不错,但他始终向往和追逐着更多的财富,这也导致他有一个大多数商人都有的毛病-贪婪。

1896年,赵海楼生了一个女儿。俗话说从小看到老,女儿刚出生时水嫩的皮肤和大大的眼睛,赵海楼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后一位风华绝代的美人。他给女儿起名叫赵五贞。

得益于富足的家庭,赵五贞自幼不需要为了生活而奔波,她拥有一个天真、快乐的童年。

赵海楼对女儿的教育也非常用心,送赵五贞读书识字,让她学习针织刺绣,希望她长大后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姑娘。

这样的安排如果放到古时候,那赵五贞势必成为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

其实,赵五贞也并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长大后的她非常懂事、温柔友善、喜欢看湘子化斋、观音试道等说书。在家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就刺刺绣、做个裁缝,还会给父母做饭,总之是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好姑娘。

1919年,赵五贞23岁,正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龄。

一把什么剃刀(凶器是一把剃刀)(1)

赵五贞

这一年也是五四运动爆发的一年,自由、反抗不良传统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这其中就包括了赵五贞。

所以赵五贞对父母包办婚姻打心底就是抵触。她对自己的婚姻大事充满向往,她希望来一场自由恋爱,这无疑和父亲赵海楼的安排背道而驰。

这天,赵五贞回家时看见父母正和一个陌生人交谈,隐隐约约提到了她,于是就躲在门后偷听。

陌生人是一个媒人:“赵兄,我这次是来提亲的。”

赵海楼没说话,反倒是赵五贞的母亲接了话道:“提亲当然是好事儿啊,不过我们家五贞知书达礼,一般人我们可不答应。”

媒人早就知道赵海楼家的五贞姑娘是远近闻名的美人,以赵家的条件一定是想选一个更好的,寻常人家的姑娘23岁早就嫁人了。

好在媒人看来男方也不赖:“大嫂子,你就放心吧,这人的条件保证你们满意。”

赵海楼和妻子对视了一眼,道:“说来听听。”

在长沙,有好几家叫富商品古斋的古董店,店主姓吴,少东家叫吴五,媒人这次来赵家就是为吴五提亲。

这吴五年龄已过三十,长得并不好看,甚至说是丑陋,更重要的是吴五已经娶过一房妻子了,赵五贞要是嫁过去只能做妾。

赵海楼对吴五还是有所了解的,从情理上说绝非赵五贞良配,于是他开口说道:“非是我们不愿意,实在我们家五贞高攀不上啊!”

媒人费尽了口舌,赵海楼夫妇均没同意,只得起身离开,这让躲门后的赵五贞大大松了一口气,她是真不愿意嫁给吴五,更不愿意给人家当继室。

可让赵五贞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父亲赵海楼对她说:“五贞,爹娘给你谈了一门亲事。”

赵五贞突然一懵,脑海中闪过前几天来过的媒人:“千万别是那吴五!”

可有的时候是,害怕什么就来什么,只听赵海楼说道:“不远处开古玩店的吴家有一个孩叫吴五……”

后面的话,赵五贞压根儿就没听进去,她感觉一下子就跨掉了,大声对赵海楼说道:“爹,我不嫁!”

赵海楼当即愣住了,他从来没想过女儿会反对他,他不由得怒火中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凭什么你要反对?”

赵五贞看着父亲的样子有些害怕,但为了自己的幸福,她还是争取道:“爹,我求你了,吴五长得丑陋不说还是再娶,吴五母亲平日声名狼藉,以悍恶著称,你这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啊!”

“混账,你知道什么?那吴家富足不知超我们几倍不说,光那聘礼就是一家古董店,这是跳火坑吗?”

尽管赵五贞不愿意,但这婚事还是于1919年7月定下来了,并商定于11月14日举办婚礼。

一把什么剃刀(凶器是一把剃刀)(2)

结婚时,新娘子坐的花轿

结婚当天,赵五贞心神恍惚,母亲姐嫂给她化妆时,她任由她们摆布,一声不吭,等到妆化完准备起身时,才对姐姐说道:“姐,这些年你费心照顾我,这恩情只能以后再报答了。”

说着说着,赵五贞就流起了眼泪,又是拜完了父母及一众亲属,这才起身上了花轿。

花轿由南沙井起程,行至青石桥协中孚南货店门前的时候,轿夫忽然发现从轿中流出了鲜血。

众人均不知所措,好在这里已经距吴家不远,有人就提议先派人去吴家传信,而众轿夫费些力气,快速将花轿抬到吴家再说。

到地方后,吴家众人早就等着了,媒人掀开轿帘一看。

只看见那赵五贞倒在花轿中,奄奄一息,喉管血如泉涌。一柄剃刀正好掉落在赵五贞手不远处的轿厢内,沾满着鲜血。

一把什么剃刀(凶器是一把剃刀)(3)

花轿中的剃刀

当时吴五的母亲也上前查看,赵五贞拼着剩余的力气,把手上订金戒指取下交给了她。

赵五贞父亲赵海楼闻讯赶来,看见倒在血泊中的女儿,心中不由得后悔万分,他不顾花轿中的鲜血,抱着赵五贞安慰说:“爹接你回去,再也不嫁人。”

他们把赵五贞紧急送往医院,不幸的是,刚到医院门前,赵五贞已气绝身亡。

由于出了人命,吴赵两家均报给了检察厅,检察厅了解事情经过后,判两家商量下葬,可气的是检察官硬是在赵五贞的棺木上贴上了“吴赵氏”的封条。

红色是喜庆的,可有的时候,红色却是残忍的,红色的鲜血从红色的轿子中流出,这就是近代有名的“花轿血案”!

赵五贞迫于父母之命无法反抗,她能够想到的便是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可悲的是即便赵五贞用自己的生命进行了抗争,他的棺木上还是被贴上了“吴赵氏”的封条。

赵五贞之死让整个长沙、湖南乃至中国都被激怒了,引发了一场关于妇女解放的大讨论。

赵五贞死后,年26岁的湖南青年毛泽东被激怒了,他在12天的时间里连续发表了9篇文章,猛烈抨击和质问吃人的封建礼教。

毛泽东这样写道:“这件事的背后是婚姻制度的腐败,社会制度的黑暗,意志的不能独立,恋爱的不能自由。”希望有讨论热心的人,对于这一个殉自由殉恋爱的女青年,从各种论点出发,替他呼一声“冤枉”。

毛泽东非常愤怒,这和他的家庭环境、早年经历息息相关。

首先毛泽东很是同情母亲的境遇,毛泽东的母亲虽然身为长辈却没有做长辈的地位,总是默默忍受丈夫的无端指责。

然后毛泽东的发妻罗氏和他也是包办婚姻,罗氏身体一直不大好,有事便回娘家小住。1910年2月11日,不幸病逝。此事给毛泽东造成了较大的心理阴影。毛泽东同情罗氏,罗氏的病逝更激化了他对这种封建包办婚姻的反感。

一把什么剃刀(凶器是一把剃刀)(4)

毛泽东的这9篇文章在长沙掀起热潮,与此同时,整个中国也沸腾了。

位于上海的中国第一个女权刊物《女界钟》、北京的《晨报》、长沙的《大公报》等报纸都报道了赵武贞女士死亡的全过程,同时发表一系列各界的反应言论,都在为赵武贞明不平。

封建社会中,中国的女子除了和男子一样要忍受“君权、神权、族权”的重负,还得多承受一重“夫权”的欺凌。夫在从夫、夫亡从子,妇女一生除了相夫教子之外没有任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地位,妇女除了生育的权利,再就是被侮辱,被玩弄,被买卖,被蔑视的“权利”。

威胁、强迫、包办、买卖的婚姻,给妇女带来的是公婆的虐待,丈夫的凌辱,他们只能低头干活和生儿育女。

在茫茫黑夜中挣扎的中国妇女,一代又一代,将几千年的屈辱背负在身,不能反抗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那个女子可以像男子一样当家做主、建功立业的世界在哪呢?无数的中国人发出了这样的呐喊!

走投无路的赵五贞最终以自我了结生命明志,成了整个近代中国争取女性自由的重要标志性事件之一。

一把什么剃刀(凶器是一把剃刀)(5)

赵五贞的血,让长沙的那个冬天格外的寒冷!

回顾这件事的时候,可能难以理解如今简单的男女平等和自由婚姻,在当年竟然是要以自杀和流血来争取。

而这,却是近代中国在蹒跚中艰难进步的真实写照,所以享受着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就不得不对毛泽东等先驱抱以无限的敬仰!

我是观史有语!

感谢您的点赞、转发、收藏和关注!

祝您阅读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