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有一手篾匠绝活,编背篼,打晒席,打睡席,织筲箕,样样精通,在当地很有名气因为擅长竹编,在方圆百里,很受乡邻尊敬,谁家有需求他就上门服务,一年四季从不在家里闲着,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篾匠故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篾匠故事(乡土散文篾匠人生)

篾匠故事

父亲的篾匠人生

父亲有一手篾匠绝活,编背篼,打晒席,打睡席,织筲箕,样样精通,在当地很有名气。因为擅长竹编,在方圆百里,很受乡邻尊敬,谁家有需求他就上门服务,一年四季从不在家里闲着。

每年春节还没过完,父亲就会忙碌在村里村外。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请他去编背篓(兜)、竹筐、竹筛、晒席、睡席、切刷把、织筲箕等,此外兼修一些竹制品。那些从林间砍来的长长短短大大小小不同年龄的竹子,到了他长满老茧的手里,经他精心裁剪精心制作,就会变成各种各样精巧适用的生产生活工具。父亲常常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制作,以期为家里增加点收入。他编的背篼,市场上常常是抢手货,不一会儿即销售告罄。小时候我背着父亲编的背篼去田间劳作,在和小伙伴玩耍时,常被人连背篼猪草一起偷走。可见人们对父亲作品的喜爱。

每年冬至到春节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父亲就会忙着做他拿手的精织筲箕、背篼。他常常天不亮就起床,步行二十里去县城竹器市场上卖竹器,顺便也买点竹料回来,晚上在油灯下加班加点制作,将一截截竹子锯断,把一条条篾片启得像韭菜叶一般,这是他长期劳作熟练的结果。因为这般,父亲的手布满了老茧而且开裂。特别是编竹器时,他的手常常会被锋利的竹签、竹片刺伤或划伤,鲜血时常染红他的手指,以致不得不用纱布包裹以减轻疼痛。

父亲爱他的子女,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因为贫穷与疾病,我上面有三个姐姐,其中一个夭折,我就成了家里的宝贝男丁。自我会走路起,父亲就想着法子给我做各种各样的玩具,其中有不少竹编玩具。最难忘的是他做的车车儿,用一根竹子从中剖开,下面装上一只轱辘,嘎吱嘎吱的响声陪伴我和姐姐们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此外有竹编鸟笼,还有斗蟋蟀的竹筒。到了过年或元宵佳节,父亲会教我制作风筝、彩灯等,精雕细琢,设计奇妙,挂在屋檐下,常常引来同伴羡慕的眼光。此外,他教我做的捕鸟工具,更是做工精巧,至今不忘。

父亲十岁时就没了爹娘,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他稚嫩的肩上,10岁即帮人干活。他为公家喂过猪、放过牛、看过保管室,修过宣黄公路、江口电站工程,是条硬汉。在村里,父亲喜爱帮助别人,有几个老搭档,一个是我们队里的柳篾匠,一个是外生产队的孙篾匠。他们都是能工巧匠,泥、木、竹、刻、石样样在行,一有空闲,就相互邀约一起外出帮工,为乡亲做些修房盖屋、翻房捡瓦和修补翻新等活儿路。

为传承自己篾匠的手艺,父亲先后收了十二个徒弟,手把手传授竹编技艺,个个手艺了得。每年春节好没过完,徒弟们一个个主动来到家门,听从父亲安排,实施以老带新,他总管全局,随时去干活点儿检查指导,解决疑难,四个大徒弟分别带领新手出征,上雇主家打晒席、编背篼、织箢篼、花篮,碰到不懂不会的,先易后难,等到他亲自出马,现场教方法、教绝技,不出三五年,徒弟们就可独立门户,因此,徒弟们个个对父亲佩服至极。

父亲一生勤劳,不善言辞,默默无闻,却把匠心花在了竹编和盖房等技艺上。如今,父亲走了,他给我留下了许多经久耐用的作品,其中有他为我精心制作的竹椅、笔筒、睡席,我一直放在书屋里,每当看到它们,我就想起了父亲。


审阅:李志平

简评:父亲的篾匠人生靠勤劳与智慧吃饭。父亲品性善良和手中绝活誉满乡邻。父亲的精美作品是作者童年的快乐,也为作者留下无尽美好的回忆。

终审:严景新


作者:何永胜,中共党员。

编辑:卜一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