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旅图君,笔耕不辍,只为讲述旅途中更精彩的故事!

说起巴西,大家会想到什么?里约热内卢的海风,狂热的桑巴舞,还是让人眼花缭乱的足球。作为金砖五国之一的巴西,近年来的发展成就非常迅猛。位于南美洲的巴西,人口和国土面积均位于世界第五,也是美洲唯一一个金砖国家,非常具有竞争力。

巴西的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1)

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说起巴西,大家会想到的城市就是里约热内卢,因为它是整个巴西知名度最高的城市,何况这里还举办了奥运会。但是,为什么它的首都巴西利亚却很少被人知道呢?

说起巴西的首都,虽然名气远不及里约热内卢,但是现在来讲知名度也是逐步在提升,有意思的是,巴西的首都曾经就是繁华的海港城市里约热内卢,而非今天的高原“小”城巴西利亚,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里约热内卢才是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在那个时候只是巴西高原上一片空旷的荒野。

巴西的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2)

令人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几十年,巴西利亚就从建城发展成为了一座拥有200多万人就的城市,其建筑之精细被人叹为观止。而从里约热内卢迁都至巴西利亚,被视为是世界迁都史上一个典型的案例,经常被一些教科书所提及。那么巴西为何要把首都从全世界闻名的里约热内卢迁到一片荒芜的新城巴西利亚呢?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今天就大家一起聊聊巴西迁都这件事。

从萨尔瓦多到里约热内卢,地域与战争,让巴西的第一次迁都

实际上,里约热内卢虽然曾经是巴西的首都,但是它并不是巴西的第一个首都,它也是从别的城市迁过来的,而这个城市就是巴西东北海岸的萨尔瓦多。这要从葡萄牙统治巴西时期说起。16世纪初,葡萄牙最先占据了巴西的东南沿海,后来慢慢在此扎根,逐步占据了整个巴西,历经300多年的经营,葡萄牙在这里已经根深蒂固,他们把这块土地视为了自己的海外领地,并且在这里定了都城,这个城市就是萨尔瓦多。

巴西的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3)

那么为首都又变成了里约热内卢呢?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方面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葡萄牙人越来越感觉到萨尔瓦多体积太小,不足以撑起巴西这个面积大国,应该去找寻另一个适合当首都的城市。另一方面也是葡萄牙的无奈之举,因为葡萄牙在1807年遭受了法国的强军侵袭,不久后葡萄牙本国被拿破仑的军队占领,在这关键时刻,葡萄牙女王玛利亚一世毅然做出临时迁都的决定,目标就选在了海外的领地巴西。

巴西的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4)

这女王确实是精明的人物,她为了得到当地人的支持,直接将国号更改为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首都从萨尔瓦多迁至港口条件更加卓著、资源较为丰富的里约热内卢。虽然这个联合王国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可对于巴西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由此巴西的首都从萨尔瓦多变成了里约热内卢,而且葡萄牙在这里苦心经营了十几年,为里约热内卢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巴西的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5)

从里约热内卢到巴西利亚,“城市病”的蔓延,迫使巴西第二次迁都

里约热内卢成为巴西的首都后,这座气候湿润、资源丰富的港口城市快速发展,尤其从20世纪开始,巴西的工业化进程开始,里约热内卢因为是港口城市,对外往来极为便利,加上这里过去曾被殖民过,在技术支持方面也是占据很大优势,趁着着一股发展的东风,里约热内卢变得“疯狂”起来,城市建设非常快,逐渐成为了一座巨大的新型城市。

巴西的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6)

但是,飞速的发展也会里约热内卢今后得上“城市病”埋下祸根。在工业化过程中尝到甜头,巴西人越发膨胀,想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最为核心且集中的城市。于是,城市的发展变得盲目起来,工厂林立,大楼建起,就连人口都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20世纪出,这里的人口还不到100万,而到了20世纪80年这里的人口飞速增长,达到了惊人的1000多万。

巴西的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7)

盲目的建设,带来了苦果。虽然当初选择首都时,里约热内卢是有资格的。但是因为规划的不够精细,不够长远,对于城市发展的考量不深,在里约热内卢的建设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里约热内卢作为巴西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工业中心,这里人口太过庞大,工厂聚集,各种杂乱的单位非常多,导致这里每天乱哄哄的,无论是资源、人口、交通以及环境所面临的的压力巨大。

巴西的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8)

正如没有美国需要华盛顿,但不需要纽约成为首都,印度需要新德里成为首都,而不需要孟买成为首都。在这些问题暴露出来后,巴西政府痛定思痛,觉得巴西现在需要的是一座纯首都功能的城市,让政治的归政治,经济的归经济,各得其所,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杂乱无章。于是第二次迁都的计划被提上了日程。

新首都选定巴西利亚,既是巴西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也是是众望所归

虽然巴西人很早就意识到了里约热内卢的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病”,已经严重干扰到了它作为一个首都的功能,虽然巴西人也一直想第二次迁都。但是迁都可以是一件大事,不是今天说完就能办的,因此从提出迁都到最后真正完成迁都,这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

巴西的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9)

其实早在1822年的时候,也就是巴西正式从葡萄牙独立的哪一年,巴西独立的元勋安德拉达-席尔瓦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第一次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里约热内卢是不是太热闹了,咱们能不能换个首都?换个首都,谈何容易,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将面临非常多的问题,比如新首都定在哪?军事上如何保护?经济上如何供给?这些问题让巴西人也是头疼不已。但大家都认识到一点,那就是新首都一定要迁往离海较远的高原。

巴西的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10)

虽然想要迁都,但不知道定在哪里,这事就这么耽搁了下来。后来一直到了20世纪后,巴西发展非常快,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南北发展不均衡。总体来讲,巴西的南部比北部富裕,东部沿海比西部内陆富裕。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把首都定在内陆高原更有意义,因为可以带动各方。直到1955年,当时的总统要求尽快选好新首都的地址,因为这是都已经拖了快100多年了,最终各方选来选去,就选择了今天的巴西利亚。

巴西的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11)

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优势明显建设迅速,但依旧存在问题

总体上来讲,巴西利亚确实是个非常不错的地方,它比里约热内卢还有个优势,就是气温适宜。位于热带的巴西利亚,每年的平均气温也就是22度左右。因为巴西利亚地处高原,反而比沿海的里约热内卢在夏天更凉快。定下地址后,就开始了漫长的修建,本以为修建会很慢,没想到巴西这次雷厉风行,仅仅用了不到4年时间,一座全新的首都巴西利亚就崛起在巴西高原上。1960年4月21日,巴西正式把首都迁至巴西利亚。

巴西的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12)

虽然巴西利亚修建很快,但是修建好后,也发现城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新首都的经济水平大大改善了,但这样的成果,也仅是局限于巴西利亚及周边卫星城。对于整个巴西中西部等内陆地区来说,带动的能力并没有像当初规划的那么好,很多地方也并未真正享受到实际的发展红利。而且当初对巴西利亚的定位是个纯首都功能的城市,人口规模也就是按50万来规划的,可到了2010年,这里的人口就已经超过了200万,今后会不会走上里约热内卢的老路,还很难说。

巴西的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13)

但不管怎说,巴西的这次迁都总体上还是比较好的,尤其是巴西利亚的建筑特色,非常漂亮,在整个国际上都是很有名气的。1987年12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巴西利亚达到了“人类文化遗产”的评选标准,而将这座城市纳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在当时的所有“人类文化遗产”中,比巴西利亚是最年轻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