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拆!有机会领XX元红包”

“扫码抽1个保温杯”

……

在收到快递时你看到过类似的广告语吗?

近日,有消费者发来求助

扫码快递面单上信息抽奖后

却发现无法领取相关奖品,

上当了怎么办?

快递上的扫一扫领红包二维码,

能随便扫么?

快递盒子上面扫码领红包是真的吗(扫快递单二维码领礼品)(1)

“什么都能扫到,就是扫不到保温杯。”这是记者朋友圈一名消费者扫了快递面单上的二维码后的吐槽。该消费者说,自己出于好奇扫了快递面单上的二维码,“明明写的是扫码抽保温杯,跳转出来的却是一个购物网站,总感觉上当了。”

快递盒子上面扫码领红包是真的吗(扫快递单二维码领礼品)(2)

另外一名消费者说,自己扫快递面单上的二维码抽到了一箱酒,便在网页上填写了收件信息。但在两天后,有人打电话告诉他领取奖品需要支付高额运费。“拒绝支付运费后,对方态度就瞬间变得很差,很怕我的个人信息因此泄露。”该消费者表示,自己曾致电快递公司与商家,双方都说没有在快递面单上投放过广告,也不知道应该如何维权。

快递盒子上面扫码领红包是真的吗(扫快递单二维码领礼品)(3)

随即,记者到附近的菜鸟驿站随机找了几个快递,发现多家快递公司的快递面单上印有“随机奖励:2袋大米”“先别拆!有机会领100元红包”“别扔,扫码抽取5.78元”等广告语。

快递盒子上面扫码领红包是真的吗(扫快递单二维码领礼品)(4)

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回应:

可能涉及三种侵权行为

当扫了快递面单上的二维码后

发现其宣传内容与实际内容不一致

或因此出现了信息泄露、财产损失

消费者应当如何维权?

哪些行为主体应当负责?

带着这些问题

记者联系到了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

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法律事务部主任彭欧回应表示,该情况具体分为几种:

一是消费者有权知道自己购买商品的所有信息,仅通过扫码的形式写了免费赠送奖品,却没有告知消费者获取奖品的前提或者条件,这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二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都明确规定了商家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时必须要告知使用信息的范围,如果扫码后相关责任主体超过法定的要求,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用于商业用途,就侵犯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保护权。

三是消费者如果扫码后出现承诺不兑现或跳转到非法链接的情况,以这种虚假承诺来诱导消费者进行消费造成财产损失的,还涉嫌欺诈消费者。

可对商家或快递公司追责!

消费者应提高警惕,不要随意扫码

责任主体应该是谁?

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法律事务部主任彭欧表示,如果扫码后对应商家就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商家,消费者无法领取快递面单上相应的奖品,那么应当由商家承担责任。

但如果消费者扫码后发现是其他经营者或平台,快递公司有义务查清快递单上投放广告的责任主体,并将真实经营者的有效联系方式提供给维权的消费者。“消费者选择使用快递就对快递公司有合理信赖,如果快递公司收到消费者类似的反映或投诉,也应该对这样的行为加强审核和监管。”

如何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据介绍,消费者遇到此类情况可以拨打12315或者12345进行投诉。同时,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提醒消费者:“任何要求免费扫码、免费关注都要提高警惕,否则个人信息泄露将给财产安全带来很大隐患。”此外,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也呼吁,快递行业应当尽快完善行业服务标准,推广“清洁面单”“隐私面单”,逐步形成行业规范。

转自丨四川发布客户端

记者 | 张药滟 潘阳薇(实习记者)

来源: 四川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