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现在活着,或人生的意义、价值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青年学生与艾滋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青年学生与艾滋病(女大学生被黑人男友感染艾滋)

青年学生与艾滋病

“你觉得现在活着,或人生的意义、价值是什么呢?”

“我现在没有资格谈幸福和人生了。我的幸福消失了,现在只能活着。”

2003年的某个时候,收获了爱情的朱力亚,身体里正酝酿着人类历史最可怕的病毒之一——艾滋病毒,来自男友马浪。如今17年过去,她的经历依然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图源:央视节目《面对面》

一场“浪漫”的爱情

2002年,朱力亚在原本在一所中专上二年级,由于学习优异,她被破格保送到武汉一所大学的英语专业学习。她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也是那所中专学校的骄傲。在大学,朱力亚依然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但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朱力亚认识了一个改变她一生的留学生。

朱力亚喜欢听CD,有一天她去店里买VCD碟子,这时候进来一个外国人也来买碟子,但是他不会说汉语,服务员又不会外语。朱力亚上前去帮助了他,后来那个外国男生要了朱力亚的电话。

那个外国男生叫马浪,SYDNEY,来自巴哈马,27岁,是一所著名大学的医学留学生。

在认识两个月之后他们见了一面,也就是这次见面,朱利亚对热情开朗的马浪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彼此给对方留下了交往的机会。不久,他们恋爱了。

在朱力亚眼里,马浪很文雅,很帅,谈吐举止迷人,待人平等,觉得很多男孩子都比不上他的风度。

然而,马浪却对她隐瞒了身份,隐瞒了自己患有艾滋病的事实。

朱力亚和马浪在热恋中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他们跟很多大学情侣一样,发生了性关系,但是她并没有做任何的安全措施。朱力亚认为马浪是留学生,国家在对艾滋病这方面应该也会有严格的检测,再加上他又是学医的,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从2003年11月开始,朱力亚就发现马浪肺部感染了,当时她以为是肺结核或者上火了,根本没有想到会是艾滋病。

到2004年开学,他的病还是那样。他打电话告诉朱力亚他病了,但没有说是艾滋病,后来马浪说自己要去北京办事就离开了。这一别,他们就再也没见过面。

在2004年4月3日那天下午,朱力亚的命运彻底被改变了。她的老师告诉朱力亚:“你知道吗?马浪感染艾滋病已经发病了”。而马浪也并非他所说的来自巴哈马,而是非洲赞比亚人,他在老家已经结婚了。

这句话,完全改变了朱力亚的人生走向。

4月4日早上,朱力亚在几个老师的陪同下,来到了疾病控制中心检查是否被感染艾滋。

结果朱力亚被确诊已经被感染了艾滋病。

在发现自己感染艾滋病毒后,朱力亚曾一度无法面对,对人生也是充满了恐惧和无能无力。但当被问到是否恨马浪时,朱力亚说:“我自己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一点也不后悔。爱情是不搀杂任何杂质的。我不恨他,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我爱他,爱得很深。”

不论如何,艾滋病让朱力亚无法真正的快乐,但朱力亚选择说出自己感染艾滋病毒的经历,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艾滋病毒、预防艾滋病毒。

性开放也许该收了

说起艾滋病毒,不得不提起非洲,一个艾滋病泛滥的地区。占全世界人口10%的非洲,艾滋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的人数就占全球70%。

事实证明,非洲之所以艾滋病泛滥,跟贫困化紧密相关,越是贫困的国家,艾滋病患者越多。由于贫困,教育水平低,缺少医疗和药物,导致艾滋病在非洲地区迅速蔓延。

现如今,我国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数据也在上升,这跟性开放有很大的关系。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数据,在过去几年里,感染HIV的大学生人数年增长率从30%-50%不等。

在采访朱力亚时,记者问朱力亚:如果你想给中国的大学生和年轻人说话,你最想说什么?

朱力亚回答:我感染艾滋病毒,虽然整个行为和中国的道德观不冲突,学校也有一定的责任,没有给留学生做检测。但我想告诉中国的年轻人,中国的性开放已经二十年了,该收了,我们也该清醒了。

性开放也许是趋势,但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