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盛虹复合增长率(盛虹爆发式增长)(1)

民营企业500强

作者 | 八月

编辑 | 肇瑞

校对 | 卡樱

“民营炼化四小龙”之一的盛虹,快速崛起。

近日,A股上市公司东方盛虹发布公告称,公司于7月26日与盛虹(苏州)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盛虹苏州”)、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盛虹科技”)签订借款协议,向两方合计申请总额度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的借款,借款期限为三年。

东方盛虹称,盛虹科技、盛虹苏州同意为公司提供借款,体现了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对公司业务发展的支持,有利于公司拓宽信用资金的来源,提高资金的管理效率。

公告披露,截至2021年12月31日,盛虹科技经审计的资产总额1365.20亿元,净资产314.05亿元,2021年度营业收入750.82亿元,净利润49.38亿元。

而上年同期,盛虹科技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为671.00亿元,净资产251.14亿元,2020年度营业收入343.20亿元,净利润2.43亿元。

由此可见,短短一年,盛虹科技的资产和收入规模都翻了一倍多,净利润增幅更大。

体量如盛虹科技的这一增长幅度,还超过了其旗下的上市公司东方盛虹。

2021年,东方盛虹实现营业收入517.22亿元,相比2020年调整后的营收增长53.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44亿元,相比2020年调整后净利润增长492.66%。

东方盛虹最早于2000年上市,最初主营业务为化学纤维、棉织品、商业房等。2017年,公司收购国望高科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从江苏吴江丝绸集团变更为盛虹科技,实际控制人从吴江区国资办变更为缪汉根、朱红梅夫妇,主营业务也随之变更为民用涤纶长丝、热电相关。

盛虹科技为东方盛虹的控股股东。盛虹科技由江苏盛虹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持有69.77%股权,盛虹苏州通过后者间接控制盛虹科技。盛虹苏州实际控制人为缪汉根、朱红梅夫妇。

盛虹科技旗下实体业务主要通过东方盛虹开展。据2017年东方盛虹重组时的草案披露,2017年5月以前,盛虹科技主营业务为民用涤纶纤维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发展重点为产业链的中高端,主攻差别化、功能性纤维产品,拥有年产60万吨化学纤维的产能。

2017年5月,盛虹科技将化纤业务相关的经营性资产及负债卖给国望高科,随着后续的重组,相当于盛虹科技将化纤业务注入了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实业、股权投资。在2016年度,盛虹科技总资产为120.62亿元,营业收入53.02亿元,净利润3.77亿元。

企查查显示,盛虹科技对外投资有江苏盛邦新材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宏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盛虹环保纤维有限公司(已注销),历史对外投资包括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江苏中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江苏盛虹纤维检测有限公司、江苏盛虹科贸有限公司、苏州市赢虹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

盛虹科技、盛虹苏州背后的盛虹集团于1992年创立于苏州盛泽。官网显示,集团始终专注实体经济发展,在已形成“炼化、聚酯、新材料”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的基础上,正在加速向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迈进。集团拥有东方盛虹一家上市公司,实体公司超30家,员工4万余人,下辖苏州、连云港、宿迁三大产业基地。

2021年,盛虹集团位列“世界500强”第311位、“中国企业500强”第89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9位、“中国民营制造业500强”第12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