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以为学士、硕士、博士的名称是舶来品。其实非也!最早发明与使用这些名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贤达的祖先。学士、硕士、博士的称呼,在中国古已有之。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古代就有学位制度。

博士

现在的博士相当于古代的什么学位(我国古代就有学士)(1)

博士在我国古代有几种含义。作为官名,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是一种官职,也就是一些博通古今,知识渊博的人。秦代至汉代,博士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

《史记·循吏列传》载:“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秦始皇时代,博士作为朝廷顾问,掌管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守。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

现在的博士相当于古代的什么学位(我国古代就有学士)(2)

博士作为一种职位,除授予学官外,还授予一些有特殊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要求担任这个职务的人“掌通古今”,有渊博的知识,以便充当皇帝的顾问、从事编纂著作或教授学生、培养人才的工作。不过,它的官阶品位并不高。

博士的选用,西汉和东汉以前采取征拜和荐举的办法,而且有一定的标准,正像《汉书·成帝记》中所说的那样,博士须是“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人。到了东汉,任博士还须经过考试,方能被荐为博士。

硕士

现在的博士相当于古代的什么学位(我国古代就有学士)(3)

硕士之称,也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这个词早见于五代时期,通常指那些品节高尚,博学多识的人。《五代史》曰:“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

硕士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古籍中,《新五代史·宦官列传》中云:“前后左右者益亲,则忠臣硕士益疏。”当时,不过是对德高望重、博学多闻之人的一种尊称,既非官衔,更非学位。

现在的博士相当于古代的什么学位(我国古代就有学士)(4)

宋代著名散文家曾巩在《与杜相公书》中说:“当今内自京师,外至岩野,宿师硕士,杰立相望。”古代常用“硕老”、“硕儒”来称呼那些博学之人,硕士和“硕老”、“硕儒” 的含意相似。

硕士在古代史籍上不多见,大概不是正式的官名或职称的缘故。所以,关于硕士的记载很少,我们所了解的其内涵有限,人们说的更多是它的作为学位的说法。

学士

现在的博士相当于古代的什么学位(我国古代就有学士)(5)

学士一词早出现于周朝,原本是指那些在学堂读书的人,后来逐渐变成文人学者。同时,也是对饱学之士的一种泛称。《周礼·春官》中就有“诏及彻,帅学士而歌彻”的记载。

魏晋南北朝以后,学士逐渐变成了一种官职,且掌管的事情各有不同。其中以文学、技艺而授予学士职位的居多,品位也不高。唐宋分别设置了侍读学士和侍讲学士,其职责是为皇帝侍讲、侍读。

现在的博士相当于古代的什么学位(我国古代就有学士)(6)

唐著名学者孔颖达对此注:“此学(士)谓乡庠、序及国之大学、小学之学士。”庠、序以及大学、小学,均为古代贵族子弟读书场所,相当汉以后的太学,西晋以后的国子学。

可见,学士早是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和文人学者的泛称。魏晋以后,学士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尽管他们的地位、职责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学士必须是博学多识或专精一门学问的人。

由此可见,学位制始于西方,而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名称则源于中国,只是我国古代的学士、硕士、博士,与现代的学位名称含义不同而已。各位看官,您说呢?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