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黑猪分布于陕西南部汉江流域,可分为大耳黑猪和小耳黑猪两大类型。是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
公母猪性成熟早,小公猪20日龄左右就有爬跨行为,50—70日龄就具有配种能力,小母猪60日龄时发情,农村公猪一般3—4月龄,母猪4—5月龄时开始配种,国营农场的公猪6—8月龄开始利用。母猪产仔数,初产平均为8.33头,经产为10头。
以汉江黑猪为母本同国内荣昌猪、汉中白猪杂交效果较好。如汉江黑母猪同汉中白公猪杂交,日增重优势率达10.4%,而汉江黑公猪同汉江白母猪杂交的日增重优势率为28.84%,平均日增重为545克。而汉江黑母猪与苏白公猪杂交,产仔数比汉江黑猪提高1.33头。杂种优势率为8.42%,22月断乳窝重比汉江黑猪提高10.82公斤,杂种优势率为7.64%。 生产力特点汉江黑猪是我国秦巴地区的古老地方品种,属华北型和华中型之间的过渡型品种,具有性早熟、生长快、肉细味香,耐粗饲、耐潮湿、性温驯、适应性强等特性。因分布地区不同,群体中形成大耳和小耳黑猪类型。大耳黑猪体型大,骨大皮松晚熟,分布在交通不便山区。小耳黑猪体型小,皮薄骨细,早熟易肥肉质细嫩,分布在平原和坝区。从猪种资源特性和对饲料的利用率及其杂交利用效果来看,汉江黑猪坝区应发展小耳型,山区发展大耳型。
汉江黑猪
品种保护采用保种场保护。于1978年和1980年分别建立了勉县黑河猪场和略阳县种猪场,勉县黑河猪场位于勉县黄沙镇,略阳县种猪场位于略阳县接官亭。汉江黑猪保种场存栏量平稳,1981年总存栏170头,其中基础母猪120头、种公猪50头;1990年存栏基础母猪220头、种公猪60头;2006年存栏基础母猪179头、种公猪19头。汉江黑猪1986年收录于《中国猪品种志》,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1]
参考资料
1. 汉江黑猪 [引用日期2015-03-13]
本文章由头条百科用户用户8468053296233、kk的小鱼干、小黄与小黑喵参与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