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童劲松

明代•杨基有《感怀》

邓禹南阳来,仗策归光武。

孔明卧隆中,不即事先主。

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

孙曹与更始,未可同日语。

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

君子当识时,守身如处女。

英雄不问年少前一句(英雄不问出处豪情不问陌路)(1)

早上一睁眼,老马没了。再一细看,最早的六零后,都六十了。心有凄凄也,正在老去的七零后。

英雄不问年少前一句(英雄不问出处豪情不问陌路)(2)

庚子之年,特别的艰难。世界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于家于个人,提供了短暂的休整时间。

英雄不问年少前一句(英雄不问出处豪情不问陌路)(3)

人近五十,从年初到年尾,忙忙碌碌,磕磕碰碰中,终于悟出一个道理:本就是一小人物,不要被高尚的道德所绑架。未来的日子,只做两种设交,一种是功利型社交,另一种是愉悦型社交。要么取悦金钱,要么取悦自己。除此之外,要明明白白的拒绝,不必顾忌别人眼光,切勿象从前一样犹豫不决。

英雄不问年少前一句(英雄不问出处豪情不问陌路)(4)

昨晚刷抖音,看到河南焦作十七中的姚老师,举报学校评定职称不公平,@郎永淳,郎永淳也正式作出了回应。我想说的是,这个姚老师的脾气咋那么像我!我们大家都犯了一个错误,纯真的要死,总想在浊水中取一瓢清饮。别说一普通老师,看看身处正厅的毛书记,又能怎样?古人所说的顺势而为,就是在现有的框架内,寻求最大的利益。

英雄不问年少前一句(英雄不问出处豪情不问陌路)(5)

那些总想改变社会秩序的人,都是不自量力。也不惦量自己几斤几两,一个人面对一个利益群体,大家本来都生活好好的,你偏偏来打破平衡,犯了众怒,自然就成了受害者。

英雄不问年少前一句(英雄不问出处豪情不问陌路)(6)

明哲保身,自古至今,都是至理名言。那天看到一个视频,刘强东说,他有三十年没怎么吃红薯了。我们都是同一时代的人,苏北挨着安徽,跟我们家乡一样的贫穷。

英雄不问年少前一句(英雄不问出处豪情不问陌路)(7)

儿时的记忆中,早上吃红薯稀饭,中午米饭蒸红薯,晚上继续红薯稀饭。就这条件,比起刘强东家,要强太多。他说小时候,早上是清水煮红薯,中午是红薯煎饼,晚上是红薯稀饭,红薯加上一点米,只见红薯不见米的那种。以至于上了高中,看到红薯都想吐。

英雄不问年少前一句(英雄不问出处豪情不问陌路)(8)

其实这样的状况,也没持续几年。八零年分田到户,家里开始就能杀整头猪过年了。小时候看到村干屋檐底下,挂着整墙的腊肉,直流口水。老外婆也会特地,选择艳阳高照的天气,把家里的腊货全部拿出来,晒上几天,嘱咐我仔细看好,别让野狗野猫偷吃了,让我很是豪横了几天。

英雄不问年少前一句(英雄不问出处豪情不问陌路)(9)

一转眼,刘强东就做成了刘强东,而我还是我,老马也已仙去,只是那个姚老师,依旧重复着我的昨天。

英雄不问年少前一句(英雄不问出处豪情不问陌路)(10)

世界总是那么奇妙,就比如我,能把不相干的人和事,杂揉到一篇文章中。我无非想表达的是,英雄不问出处,谁都年轻过,风光过,折腾过。只是,人生终究是孤独的,一个人的舞台,剧本随意,唱腔随意,与灵魂对话,喜欢就好!

英雄不问年少前一句(英雄不问出处豪情不问陌路)(11)

英雄不问年少前一句(英雄不问出处豪情不问陌路)(12)

英雄不问年少前一句(英雄不问出处豪情不问陌路)(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