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就是毛遂自荐典故的主人公。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够翔实,关于毛遂的出身以及故乡何处,至今仍存争议。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毛遂是平原君赵胜的一位门客,因为和平原君一同出使了楚国,因而后来又得以跻身于说客(相当于外交家)的行列。

平原君赵胜我们都知道,战国四公子之一,当年很热衷于招纳食客聚集天下英才。根据历史记载,赵胜门下的食客多时有数千人,而毛遂就是其中之一。

毛遂自荐启示(毛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1)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由于长平之战的消耗,此时的赵国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要不然秦军也不可能轻易兵临城下。当时赵国的国君是赵孝成王,不得已赵孝成王只好派平原君赵胜出使楚国求援。

赵胜临行前,从门下的食客中挑选出了十九位出类拔萃者,准备让他们陪他一同去楚国。赵胜打算带二十人去,所以此时还差一位。但千挑万选,愣是没找到合适的人选。就在这时,毛遂先生出场了。他自荐,愿意陪同赵胜出使楚国。

毛遂自荐启示(毛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2)

毛遂在自荐前,在赵胜的众多食客中基本上算是默默无闻的。赵胜当时对他也不怎么了解。所以,在决定带毛遂去楚国前,他先对毛遂进行了面试。面试的结果显而易见,赵胜最终同意而后带着毛遂等二十名随从人员去了楚国。

到了楚国,赵胜作为谈判团团长先和楚王谈判,他带来的二十人则在门外等候。但谈了一大上午,也没能说服楚王出兵援助。这时毛遂又主动的站了出来,当时另外那十九个人跟毛遂开玩笑说:先生上!可能当时也带有些许轻蔑的口吻。但毛遂不予以计较,而是拾级而上直接来到了赵胜和楚王的谈判桌前。

毛遂自荐启示(毛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3)

毛遂见了赵胜就问:合纵(求援)这事儿只要点明利害,三言两语便能搞定,你怎么谈了一上午也没个结果呢?所谓大巧若讷、大智若愚,毛遂虽然直接了些但并非纸上谈兵装腔作势。问完话,毛遂便直接和楚王谈了起来。没想到结果还真是三言两语,毛遂就说服了楚王出兵救援赵国。

事后连平原君赵胜都夸赞毛遂,三寸不烂之舌能敌百万雄师。后来回到邯郸,毛遂直接从普通食客变成了赵胜府上的上等食客。由于历史记载的简略性,或许你会觉得毛遂自荐的前前后后,这位青史留名的外交家,用现代话说就是装。

毛遂自荐启示(毛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4)

但看看毛遂出使楚国后所做的事,以及他为赵国求得楚国出兵这事儿,毛遂当初自荐并非一时冲动逞一时之快。他是有真才实学的,并非冲动的草包。其实证明这一点并不难,说服楚王出兵这事就证明了一切。

毛遂自荐也应了中国那句老话,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同时毛遂对时机的把握,以及对自身的了解也很精准。人贵自知,毛遂不仅知道何时出击更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虽然毛遂口才了得,但毕竟生活在战国末期。尽管毛遂自荐后说服了楚王出兵,但最终秦国还是先后灭了六国。

毛遂自荐启示(毛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5)

历史关于毛遂的记载很少,他自荐出使楚国后,的确得到了赵胜的重用。但从此之后关于他的事迹就不详了。或许当时的赵国的史官记载了关羽毛遂后来的一些事情,但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时至今日关于毛遂的历史资料还是相当匮乏的。

机遇对每个人是公平的,毛遂自荐告诉我们,当机遇来时一定要把握机遇不要胆怯,并且还要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毛遂自荐,一般人即使敢效仿,也很难名留青史。因为人很多时候都很难对自身对时机做到精准如毛遂那样的把握,更不用谈在出使楚国那样的大场面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