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它在楚汉战争的废墟上建立起来,形成了一个典型的贵族社会。在汉代社会中最先崛起的就是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的军功贵族集团,这些人不仅享有高等级的爵位同时也进入了各级行政部门之中担任长官。而在民间依旧沿用前代的“二十等爵制”,普通民众也可以获得高低不等的民爵,而社会最底层的则是奴隶和囚徒。汉代最高层的军功贵族经过了多个世代的发展,有的能够出将入相,延续祖先的光荣。有的则开始深耕地方,仅仅是延续祖先的爵位。西汉武将之首的曹参家族就属于后者,在曹参之后,曹氏家族在政坛风云中几度浮沉。最后逐渐褪去了上层中央大贵族的光环,走向了基层与民间。到了东汉末年,曹氏家族的子孙分支遍布各地,基本上都成为了地方上的土豪势力。直到中常侍曹腾再度崛起于政坛,曹氏家族才又迎来了新一轮高峰。其具体的情形如何,且待在下慢慢道来。

曹氏春秋历史 从河东平阳到沛国谯县(1)

曹氏家族

从开国元勋到两朝驸马

秦代末年天下大乱,原本的六国势力趁此时机再度掀起了复国运动,其中以楚国的势头最为强劲。楚国当时名义上的领袖是楚怀王心,刘邦也是他手下的砀郡长、武安侯。而曹参就是刘邦手下的得力战将,也是最早追随刘邦的部众。曹参是刘邦故乡沛县的小吏,按照秦代的法律规定“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曹参可以出仕为小吏,这说明他的家世和品行都是不错的。据《汉书》记载:

“曹参,沛人也。秦时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高祖为沛公也,参以中涓从击胡陵、方与,攻秦监公军,大破之。东下薛,击泗水守军薛郭西。复攻胡陵,取之。”

而曹参也在灭亡秦朝和建立汉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汉朝建立后刘邦封曹参为平阳侯,封地就在河东郡的平阳县。而且为了平衡朝廷内部的势力,刘邦建国后将曹参外放到了齐国担任相国。自此之后,曹参的家族也就开始逐渐分散,有一部分留在沛县,一部分跟随曹参往来于各个岗位上。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为相国,曹参的部分家族子弟也就跟随着来到了长安定居,成为长安城中的贵族。这一时期应该是曹氏家族在西汉最为光彩夺目的时期,出将入相是极致的荣耀,曹参也因此成为了汉朝第一人。

曹氏春秋历史 从河东平阳到沛国谯县(2)

曹参

按照历史的惯例来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在第一代元老凋零之后,贵族家庭很可能就会走上下坡路。曹参死后,其子曹窋继承了平阳侯的爵位,并且在汉惠帝和吕后当政时期出任御史大夫,和吕氏开始结下了不解之缘。吕后去世之后,诸吕企图篡夺刘氏江山。平阳侯曹窋听说后急报陈平、周勃等元老重臣,之后才有了著名的“剪除诸吕”事件。据史料记载:

“平阳侯闻其语,驰告丞相平、太尉勃。勃欲入北军,不得入。襄平侯纪通尚符节,乃令持节矫内勃北军”。

自此之后,平阳侯又回归到了军功贵族集团的阵营中。汉文帝继位后,军功贵族集团迎来了短暂的发展机遇期。但是很快,汉文帝就察觉到了元老重臣对于皇权已经有了潜在的危险性。于是借口令列侯就国,将周勃等人全部赶回了封地,曹窋也是其中之一。自此之后,曹氏家族的主要发展空间就回到了河东平阳地区,河东曹氏的规模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张。由于文帝是出于隐忧而将重臣列侯迁回封地,所以他们的待遇并未改变,依旧是一等的贵族家庭。

曹氏春秋历史 从河东平阳到沛国谯县(3)

曹氏家族在剪除诸吕中立下大功

曹氏家族到了汉景帝时期再度迎来了起色,第四代平阳侯曹时(一名为寿)迎娶了汉景帝的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是王皇后之女,汉武帝一母同胞的亲姐姐。所以,曹氏家族也因为驸马的身份重新获得了回长安附近居住的权力,后来曹寿因为恶疾才回到了封国。卫青原本是平阳公主家中出身的家奴,后来卫青显贵、曹寿离京后,平阳公主改嫁卫青。据史书记载:

“青既尊贵,而平阳侯曹寿有恶疾就国,长公主问:‘列侯谁贤者?’左右皆言大将军。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骑从我,奈何’。左右曰:‘于今尊贵无比。’于是长公主风白皇后,皇后言之,上乃诏青尚平阳主。”

但是曹氏家族的声势却并未因此有所降低,第五代平阳侯曹襄后来迎娶了汉武帝的卫长公主,成为汉武帝的东床快婿。两代驸马的身份也基本稳固了平阳侯家族的政治地位,本来只要后期没有大的变故,世代荣华基本上是不成问题的。

曹氏春秋历史 从河东平阳到沛国谯县(4)

汉武帝巫蛊之祸彻底打击了曹氏家族

可惜,天有不测之风云。曹襄的儿子曹宗后来卷入了政治浪潮之中,也就是牵连甚广的巫蛊之乱。在戾太子兵败自杀后,戾太子周围的人也受到了牵连,被下狱处死。据《汉书》记载:“巫蛊事兴,帝女诸邑公主、阳石公主、丞相公孙贺、子太仆敬声、平阳侯曹宗等皆下狱死。”这次打击对于曹氏家族的打击很大,平阳国一度被废除。后来皇帝为了维持曹参的祭祀,就寻找到了曹氏后人曹喜,绍封为平阳侯。关于曹喜的具体身份,史料当中语焉不详。但是自此之后,曹氏家族就离开了政坛核心。大部分族人也回到了位于平阳的封地,开始深耕地方。

深耕地方的曹氏豪族

自汉武帝之后,曹氏家族在西汉政坛上彻底销声匿迹,之后的爵位承袭也基本上是按部就班,直到王莽篡汉之后。新莽末期,刘氏宗族纷纷起兵反抗。刘秀在河北站稳脚跟后,开始正式逐鹿天下。此时的曹氏家族首领曹宏亲自前往刘秀帐下投诚,刘秀也接纳认可了他的政治身份,续封为平阳侯。平阳侯曹氏也成为了极少数的从西汉延续至东汉的列侯,除了曹氏之外还有富平侯张安世后代的张氏家族也得到了东汉光武帝的承认。不过,这样的家族已经不是当朝新贵的政治对手,虽然保留了爵位却也没有过大的权力。汉章帝时期,曹氏家族正式绝嗣,皇帝从曹参的其他后人中找到了一位名为曹湛的子弟,改封为容城侯。但是从此之后,曹氏家族就彻底在东汉政坛销声匿迹,成为地方上的土豪家族。

曹氏春秋历史 从河东平阳到沛国谯县(5)

曹腾墓

曹氏家族再次复兴已经是东汉晚期,中常侍曹腾辅佐皇帝建功被封为费亭侯。可是此时的这支曹氏家族已经迁移到了沛国谯县进行发展,也被称为是沛国曹氏。东汉时期的沛国实际上就是西汉时期的沛郡、秦代时期的泗水郡。因为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就在这里,所以在汉初建国后就改泗水郡为沛郡。作为刘邦同乡的曹参,其故乡自然也是沛郡的沛县,距离谯县可谓是咫尺之隔。所以,应该是有一支曹氏后人在祖先曹参生根发芽的地方继续繁衍,并逐步扩散到了周围的地区。据《三国志》记载:

“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天下乱,宗族各散去乡里。休年十馀岁,丧父,独与一客担丧假葬,携将老母,渡江至吴。”

由此可见,战乱饥荒也是令宗族散乱的原因之一。两汉前后共计四百年,地方上的叛乱和大规模的地方起义屡有发生。所以,曹氏家族很可能就是因为突发意外的原因而开始分散,原本的贵族家庭也就成为了分散于各地的大族和豪族。这些大家族虽然不涉及政治,但是却有深厚的社会底蕴,因而也能够在波诡云谲的历史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到了曹操发迹的时候,曹氏家族更是由土豪而一跃成为曹魏皇族,这都是民间力量的支持所导致的。

曹氏春秋历史 从河东平阳到沛国谯县(6)

曹操发迹

综上所述,曹氏家族因为曹参的缘故而成为了汉代军功贵族集团中的一员。到了汉景帝、武帝时期,更是成为出现了两代驸马的显赫门庭。可是由于政治的不确定性,曹氏家族在巫蛊之祸中大受打击。自此之后淡出政坛,家族中人也因为多种原因而四处流散,成为了地方上的土豪。有一支族人回到了祖先发迹的沛县附近的的谯县生根发芽,到了东汉时期涌现出了以中常侍曹腾为代表的新贵。之后又在曹操的东征西讨下,曹氏家族凭借着地方上的支持而成为了曹魏皇族,开启了三国鼎立的历史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