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文/一丁

形容世间人性的成语(如东人喜欢的哲理成语)(1)

  这个成语居所来自南宋文学家杨万里的《提刑徽猷检正王公墓志铭》,其中写道“公器识宏深;襟度宽博;议论设施加人数等;料事如神;物无遁情。”,形容一个人预测事情非常准确。

  因为这个成语经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一个人预测事情非常准确”,于是它就跟锦囊妙计联系起来,在旧小说,比如《三国演义》里面,经常有这样的描写: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诸葛亮说道,“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后来赵云按照军师的吩咐,果然如其所料,成功保护刘备脱线,导致“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形容世间人性的成语(如东人喜欢的哲理成语)(2)

  通过比较这两个成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锦囊妙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做到料事如神。因此,料事如神是锦囊妙计的前提和基础。而要做到料事如神,就必须对于事物发展的规律有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因此,事前做好调查研究又称为能否做到料事如神的前提和条件。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曾经这样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这里就告诉我们,一切从现实问题出发,从我们面对的客观事物出发,研究现实问题的基本情况、运动和发展规律,从而蔡有可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形容世间人性的成语(如东人喜欢的哲理成语)(3)

  我们把料事如神这个成语拿来分析如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就更加能够说明上述结论。20世纪80年代初,王颖院士一班科研者在江苏沿海调查时发现了数条潮汐通道——吕四外海的小庙洪水道、洋口外海的黄沙洋——烂沙洋水道以及大丰外海的西洋水道;其后,1983年,中科院在全国沿海港口普查中再次确认,如东借助黄沙洋——烂沙洋水道可建成10至20万吨级港口。这里就是所谓的“料事”,但这个“料事”是否能够“如神”,还需要经过实践反复检验。此后的30年间,如东人用坚毅与奋斗书写下从无到有、由沧海变桑田的伟大壮举,让大港梦照进了现实。

  料事如神这个成语在如东洋口港开发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地体验。在洋口港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洋口港精神”更是影响深远——科学开拓、拼搏奉献——这8个字,是洋口港建设者们创造的伟大精神财富,更是新一代海港人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所以,县委书记陈慧宇说:“在跑赢新赛程、勇当排头兵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洋口港精神,从中把握历史规律、汲取经验智慧,进一步保持发展定力、坚定发展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