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晓博
“华南第一区”,是深圳的南山区。
这里不仅汇聚着华南地区最多的上市公司、最多的PCT国际专利,还是华南地区GDP最高、房价最高的行政区,它还拥有号称“中国第一街道”的粤海街道。
在第三方机构发布的中国百强区榜单里,南山区多次名列榜首(未包含四大直辖市和港澳台)。
上图就是中国百强区排名(前20名)。
如果加入四大直辖市呢?南山区的经济总量依然可以排在第四位(下图):
浦东新区看起来很威,但它的面积相当于“海淀区 朝阳区 南山区”,其地均GDP并不很高。
上海的经济总量高度集中在浦东新区,以至于在全国城区16强里,再也找不到上海的第二个区。而在16强里,深圳和北京都有4个区入围。
最近一个重要指标的公布,让南山区的“华南第一区”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这就是全国和广东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
挑战南山区的,是它的邻居——宝安区。
2021年中国经济政策有一个重要变化:国家一方面实施了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也就是限制企业巨头的“八爪鱼式扩张”;另一方面,全力扶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所谓“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就是在实体经济的细分领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并拥有重要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就是为了扶持“专精特新小巨人”,实现“一鲸落,万物生”,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
下面这个表格,是国家层面分三次认定的47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城市分布情况。
北京、上海、宁波、深圳、天津位居前五。
至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则是北京第一、深圳第二、上海第三、广州第四、苏州第五。
具体到深圳,国家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这样分布的:
也就是说:宝安区超过了南山区。
“专精特新小巨人”是未来的企业之星,也是未来的独角兽,宝安区发展潜力之强劲可见一斑。
最近几天,广东省公布了省内认定的145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各城市的企业数量排名如下:
在1459家广东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深圳市有614家,占比达到了42%。广州有167家,占比11.4%,只相当于深圳的四分之一强。
更令人吃惊的是:宝安区一个区就有177家广东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超过了广州全市的数量。宝安区占了全省的12%、深圳的29%。
南山区有多少广东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由于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的信息比较简单,外界无法精准统计。
宝安区数量第一,获得了深圳商报等媒体的认定和报道。
无论是国家层面认定的企业数量,还是广东省认定的数量,宝安区都超过南山区。
正当大家普遍期待光明区成为第二个南山区的时候,赫然发现:宝安区在科技创新的不少领域超越南山区了!
跟南山区、光明区相比,宝安区有如下优势:
第一,跟南山区相比,宝安区面积更大,大了超过1倍。因此,宝安区有更大的腹地和空间。
随着会展新城、海洋新城、机场高铁站、机场扩建工程、深中通道等推进和完工,以及前海的扩容,宝安的发展将迈上新台阶。
第二,跟南山区相比,宝安区营商成本更低,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第三,跟光明区相比,宝安区人气更旺,是大湾区、珠三角黄金轴线的中段,人口红利集中在这里体现。
如果宝安区不拆分的话,今年的GDP将突破1万亿,仅次于浦东新区为中国第二区。即便是拆分之后,宝安区仍然是深圳人口最多的区,接近于新西兰全国的人口。
下图是过去10年深圳各区的人口增长,宝安区10年增长了183.7万人,达到了447.7万人。如果当年不“一拆三”,宝安的人口则达到了800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惠州有广东省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136家,超过了东莞的95家。
珠海、韶关、中山三个城市则在一个层面上,都有40到42家。韶关排名这么靠前,有点出人意料。
在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2021统计年鉴里,有2020年各城市的“R&D活动人员”的数据。这个概念的意思是,剔除了“科研人员”里“应用 服务”的人员数量,保留的是更纯粹的研发人员。
其排名如下:
深圳的“R&D活动人员”数量遥遥领先,是广州的3.3倍。广州的“R&D活动人员”数量已经被东莞超过,这跟华为终端总部迁到东莞,有密切的关系。
也就是说,目前广州事实上只是广东省的“科技研发第三城”,未来还有可能被佛山超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决定着未来城市不动产的价值。
在美国,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加州,不仅人口增量好、总量高,经济活跃,很多小城市的房价都足以跟纽约相比。美国房价最高的20个城市,大部分在加州。
也就是说:科技创新对城市价值的提升,可以超过金融业。
宝安区的崛起,值得我们关注。华南地区的“第二个南山区”,已经诞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