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有“千斤重担压在心头”,也要把它卸掉,让生活回归轻松自在,这就是所谓的“放得下”。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如果你要想顺心,就要把不开心的事忘掉。也可以说,放得下其实是一种觉悟,更是解脱。

佛家智慧这样说:“舍得,先有舍,才有得。”那些爱贪小便宜的人,事事计较,终有一天,会吃大亏的。

可以将“拿得起放得下”看作是立身之本,在关键时刻,它也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个性及态度。从大处着眼,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从小处来说,它可以渗透到一个人的日常举止当中。获取物质财富时,它可能是绝妙策略,但同时它又可以完成对自我精神的完美塑造。很多成功人士,都精于此道,他们常常将自己的成就归功于“拿得起放得下”。

做人要经常拿得起放得下(做人做事要拿得起)(1)

这里有一个故事:法国人撤离莫斯科后的那天,农夫和商人来到街上,他们想寻找一些财物。很快,他们找到了一大堆没有被烧焦的羊毛,各分了一半,绑在了自己的背上。往回走时,他们又看到了一些布匹。于是,农夫扔掉羊毛,选了一些上好的扛得动的布匹;而商人生性贪婪,他将农夫扔掉的羊毛和剩下的布匹全部扛起来,带走了。一路上,沉重的负担让他气喘吁吁,行动缓慢,疲不堪。没走多久,他们又发现了一些餐具,上好的银质餐具。农夫毫不犹豫地扔掉布匹,挑了些银器背上;商人却被压得无法弯腰,只好选择放弃。

这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商上身上的羊毛、布全被淋湿了,这下更重了,他连路都走不稳了,踉踉跄跄,最终摔在了泥泞之中。而农夫,却轻轻松松、开开心心地回了家。变卖了银具,农夫的生活变得富足了。

拿得起,放得下,正是这个意思。人生路上,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各种诱惑,如果你什么都想要,那一定会过得很累、很累。适当地放手,你会觉得轻松、快乐。

做人要经常拿得起放得下(做人做事要拿得起)(2)

人的一生,大都呈波浪起伏状,所以才有了“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之前有一个奥运会柔道金牌得主,叫秦裕。在连续获得了203场胜利后,他宣布退役了。那时,他年仅28岁,很多人都在猜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事实上,他是睿智的,他清楚地感觉到运动生涯的巅峰已然过去,他不可能再创造奇迹。所以,他选择去当教练。这当然有些无奈,也有所失,但从长远来看,退役可以让他如释重负,更坦然平和地去生活。相较于那些硬充好汉者,他必须是一位英雄,懂得进退,走到了人生最高处的这个点上,留给了世人永远的辉煌和灿烂。

放弃,可以轻装前行,周全行事,有利于取得成功;放弃,可以摆脱烦恼,使身心沉浸于宁静之中;放弃,可以改善形象,使你显得更加豁达、豪爽;放弃,可以帮你赢得依赖;放弃,可以让你看起来更加精明,更有力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辩证法告诉我们,有得必有失,有失定有得。还记得“体操王子”李宁吗?退出体坛后,他开始办实业,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拿得起”光环,当然也要“放得下”,才能让自己有机会进入到柳暗花明的新天地,作另外的、更有意义的选择,这样才算得上明智。如此这般,还有什么好遗憾的?所以说,你要是想事事顺心,就一定要有拿得起放得下的心态。放弃,是一种睿智——放飞心灵、还原本性,更好地去享受人生;放弃,是一种选择—懂得放弃,才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做人要经常拿得起放得下(做人做事要拿得起)(3)

“放下”的重要性,有一个禅宗故事也讲到了。很久以前,有两个赶路的小和尚,他们遇到了一个被河水所阻的美女。其中一个和尚,把她背过了河。随后,他们继续赶路。走了好久好久,另一个小和尚终于忍不住了,他开始指责同伴:“出家人不近女色,你不知道吗?你怎么能背她过河呢?”“我早就把她放下了,倒是你,为什么要一直背着她?”那个和尚无奈地摇了摇头,答道。

放下是觉悟,也是自由。如果不懂,就会和小和尚一样,心胸狭隘、怨气冲天。

我们常常会说,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可在行动前,往往是“拿得起”容易,“放得下”就太难了。人的一生,不如意的事很多,要想事事顺心,必须要懂得拿得起,放得下。让所有的不愉快都成为过眼云烟。

拿得起,放得下。人生,是一场选择,对或错会决定成败。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重新作选择。也许我们正在做的事非常重要,但不得不放弃,所以,放弃同样是一种选择。人的一生很长,要做很多种选择,只有当我们彻底放弃了以前的种种错误,才能开始崭新的、正确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