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北镇市大市镇冮家村发生了这样一幕……

村民郭某因房屋翻建与邻居王某发生激烈口角,经村干部劝说无效,双方各召集了多人在家门前对峙,一场群体械斗一触即发。

冮家村“村民评理说事点”调解员刘洪志接到案情电话后,一行三人立即赶到事发现场及时进行制止,并安抚双方情绪,调查了解事情原委,协商解决办法。

原来,郭某想借在原宅基地翻建新房之机,对院墙进行取直,并征得了邻居王某的同意。但在后续施工中,郭某未与王某商量,便在沿院墙向北延伸处多建了一处锅炉房,导致两家房屋之间呈现出南宽北窄的梯形,引起王某不满。王某让其将锅炉房拆掉,但郭某坚决不拆,且态度强硬,致使矛盾升级。

经对两家旧房契、新房屋产权证等进行核查和实地勘验,刘洪志与村委会工作人员联合制定了调解方案:以郭某新建院墙、房屋、锅炉房为界,以西全部归王某所有,即剩余未占用的共有面积全部划归王某,以作补偿。此方案得到了双方的共同认可,并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村民评理说事点’真是个好地方,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事有人去办,真真切切是为我们百姓服务啊!”王某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他也衷心地为“村民评理说事点”点了个大大的赞。

乡镇市域社会治理工作会议记录 打造市域社会治理新名片(1)

“说事点”调解员为村民填写服务卡

截至目前,北镇市223个行政村“村民评理说事点”均已全部建立,办公场所、人民调解员全部确定落实。

“各‘村(居)民评理说事点’每天保证至少一名人民调解员入驻解答百姓法律咨询、宣传法律知识、化解矛盾纠纷。定期进村入组走访,收集问题线索,主动评理调事,对调处化解的问题和纠纷做好台账登记,必要时组织双方当事人签订调解协议书。对未调处化解的问题和纠纷及时上报司法所,帮助协调化解,做到小事不出组,难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北镇市司法局副局长黄庆和介绍说,“村(居)民评理说事点”使人民调解组织向群众延伸,把社会管理的关口前移,扩大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覆盖面,从源头上有针对性地主动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同时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别看我们的‘村民评理说事点’地方不大,却真能给大家办实事。通过这半年时间,我们和老百姓交心了,用辛苦换来老百姓的幸福,值得的!”北镇市大市镇腰沟村“村民评理说事点”调解员王学武笑着说, “村民评理说事点”不仅聚了人气,还解了怨气,增了喜气,让新农村焕发出新气象。“看到村民们满意的笑脸,我感到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

“通过‘村(居)民评理说事点’的建立,北镇市的矛盾纠纷数量明显下降,信访案件数量明显下降,民转刑案件明显下降,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持续上升。”黄庆和告诉记者,下一步,北镇市司法局将好的做法再总结、再提炼,使“村(居)民评理说事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