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呼市的春节都有哪些习俗吗?我来聊一聊过去呼市春节的习俗,对照一下,你家还保留多少?,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呼市春节的习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呼市春节的习俗(呼市春节的习俗)

呼市春节的习俗

你知道呼市的春节都有哪些习俗吗?我来聊一聊过去呼市春节的习俗,对照一下,你家还保留多少?

在过去,每年的腊月初一就开始进入过年的节奏了。腊月初一这天有“咬灾”的习俗,过去有“腊月初一不吃炒,这个起来那个倒”的俗语,在这一天呢要吃“爆米花、炒瓜子、花生、黄豆、大豆、鸡蛋”等,传说可以消灾避难。

腊月初八,传说是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在这一天要吃腊八粥。传说腊八粥要在太阳初升以前吃,还有“腊八早粥,来年好收”的俗语,充满了人们对丰收的祈愿。很多的家庭在腊八节这天,还有泡腊八蒜的习惯。

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也是送灶神的日子。传说这一天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所以民间这一天要吃甜瓜、麻糖等,这样灶王爷嘴甜,能多言好事。过了腊月二十三,汉族人认为诸神上天,百无禁忌。开始扫尘、贴窗花,腊月二十四沐浴剃头准备过年。

腊月二十五做豆腐,传说这一天玉帝会下界查访,做豆腐吃豆腐渣表示过得很清苦,来获得神灵的照顾;腊月二十六割年肉,旧社会人们生活条件艰苦,只有逢年过节能吃到肉;腊月二十七,赶大集、办年货;腊月二十八发面蒸糕,腊月二十九上坟祭祖。

除夕早上贴春联、垒旺火,五更天烤旺火、放鞭炮、煮饺子、接灶神、年夜饭;烤旺火要围着旺火左转三圈、右转三圈,烤去一年的晦气,烤出来年的红火;年夜饭传说是人神共进,饭前要把饺子供奉神灵和祖先,然后一家人围坐一起吃年夜饭,这时孩子们要给长辈磕头,讨压岁钱,年夜饭后要守岁直到初一早晨。

初一一大早开始拜大年,送上吉祥话,以表示祝福;

初二回娘家,在呼市也叫迎婿日;

初三俗称“赤狗日”,传说这一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不外出拜年,要早在休息;

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

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五穷是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这天早起吃饺子、放鞭炮、扫炕土、剪纸人,将纸人埋到路旁,用鞭炮轰走。相传初五是财神生日,要迎接五路财神,收尽八方之财。

初六开市,放鞭炮庆贺。

初七是人日,也叫人胜节,这一天长辈不能教训晚辈,要摆家宴庆祝。

初八是谷日,也叫顺星节,民间认为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一年的丰收。这天还叫八仙节,民间有“游八仙”的习俗。

初九传说是玉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

初十俗称十指节,这天要吃莜面,要把莜面捏成12个碗状,代表12个月,上锅蒸熟,碗里水的多少预示着每个月雨水的多少。

十一开始结社,十二确定参社人选,十三安放鼓镲、请三官神,十四踩街亮相,十五社火活动、祭神,十六送三官回庙。

正月二十为小添仓,正月二十五为老添仓,这两天人们在院子里用炭灰画成粮囤的形状,里面洒上五谷,寓意五谷丰登。正月二十要吃带馅的,饺子或者馅饼,老归化城一般吃玻璃饺子。正月二十五要吃烙饼,并且要把一张半熟的饼扔到房上,传说是为了纪念女娲。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过完,对于老归化城而言才是真正的过完年。二月二早上要吃饺子,寓意安龙眼;中午吃烙饼寓意披龙皮;晚上吃面寓意挑龙衣。晚饭后看龙灯、绕九曲,祈求一年鸿运。

这就是老呼市春节的习俗了,还有些没提到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