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病毒支原体及衣原体(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1)

(此文给我儿子蜜豆做科普使用,谢谢围观!蜜豆7岁6个月,2岁识字量1500 ,3岁盲转魔方,4岁数学、化学、物理启蒙,5岁独立阅读,6岁识字量3000 ,100以内加减法……现二年级独立处理各科作业,无须辅导!)

隔壁邻居刚从湖北回来,社区医生就开始上门进行例行检查。医生们全副武装的样子真的挺让人恐慌。我刚一开门想出去放垃圾袋,医生们就说先不要出来,等我们走了你再出来,听着怎么这么恐怖。

今天楼下的泳池里,恰巧一只发情的蟾蜍在那里寻觅配偶,被蜜豆看到了,死活闹着要出去看看。说他跳进泳池跟蟾蜍玩一会。我说不行啊,隔壁正在隔离中,不知道什么状况呢,你一出去就可能病毒感染。他说我戴口罩戴手套,我说那也不行,病毒无处不在,万一感染了就麻烦了。爸爸说,这蟾蜍吧其实也属于野味,万一这只蟾蜍身上有病毒呢。听了这句话蜜豆才不说要出去看蟾蜍了。

细菌病毒支原体及衣原体(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2)

蜜豆问我:“妈妈,这个病毒没有药吗?那我之前感冒的时候你给我喝的抗病毒口服液不行吗?还有那个草莓味的甜水不能杀死这些病毒吗?”我说,现在没有药呢,因为这次的肺炎是新型的冠状病毒,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新病毒,还没有那么快把有效药研制出来,而且病毒和细菌不一样,用的药也不一样,你草莓味的西刻劳甜水是抗生素,是杀灭细菌的,但是吧消灭病毒不能用抗生素。这细菌和病毒是不同的物质,咱们查一下,看看区别是什么。

细菌病毒支原体及衣原体(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3)

首先,细菌和病毒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作为地球上最小的生命形式,我们总会忽略它们的存在,因为我们不通过仪器就看不见它们。人类就是忘性大,一旦看不见就好像它们不存在一样,可是它们有时候就容易做坏事。

细菌是细胞,有细胞壁,有DNA,有细胞器,可以自行生产合成需要的酶并且代谢,可以自行分裂繁殖。细菌虽然是细胞结构,但和人的细胞结构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它们结构更加简单,没有细胞核,只有DNA的聚集区——拟核。细菌一般为球状、杆状、螺旋状等等,人们给它命名的时候也不忘加上形状的描述,比如大肠杆菌、幽门螺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等。而病毒比细菌小多了,二者大小相差约1000倍。病毒的主要结构是蛋白质衣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DNA或者RNA),而且病毒不能自我复制,它需要通过感染宿主细胞来复制自身的遗传物质,然后释放出更多的子代病毒去感染其他的宿主细胞。所以病毒存在的目的就是复制自己,如果它不感染宿主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其次,你一定要记住:细菌分为“好人”和“坏人”,咱们吃的乳酪、酸奶和醪糟还有馒头和面包里的乳酸菌、酵母菌等等,都是有益的细菌。有的宝宝拉肚子或者肠胃不好,就会吃益生菌来调节,这些都是好的细菌,而且细菌和人体主要为寄生关系,一个100斤的成年人体内有两三公斤的细菌存在。细菌中的“坏人”就是许多的病原菌了,包括肺结核、炭疽病、鼠疫等疾病都是由细菌引发的。而对抗这些细菌的有效药物就是抗生素,也就是你每次生病吃的那个草莓味的甜水西刻劳冲剂。

细菌病毒支原体及衣原体(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4)

再说说病毒,病毒入侵人体可能是来源于一次打喷嚏,或者一次身体接触。病毒需要寄生在活的宿主细胞之内,依赖于宿主细胞提供病毒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料体系、能量和场所(这就像寄居蟹一样,必须要找到一个可供它生存的房子它才能活下去)。当一个病毒准备感染宿主细胞时,其需要以下六个步骤完成其增殖活动,分别是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和释放。1、吸附:病毒通过识别宿主细胞膜表面特有的受体蛋白分子来“盯上”目标细胞(比如新型冠状病毒识别的是人呼吸道和肺部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2、侵入:然后病毒要么通过某种方式进入宿主细胞(如膜融合),要么直接将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之内;3、脱壳:紧接着病毒感染性核酸从衣壳内被释放出来;4、生物合成:“马不停蹄”地进行生物合成——根据基因指令,并借助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能量和场所来合成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5、组装:新合成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会组装成子代病毒;6、释放:子代病毒释放到宿主细胞外。

细菌病毒支原体及衣原体(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5)

不论细菌还是病毒在攻击人类时,都要突破人体的重重防线才能够完成入侵,人类的免疫系统有着自己的防护措施和预警机制,可是免疫系统需要时间准备集结来对抗细菌或者病毒的,所以病原体就会通过这样的时间差而大肆入侵,占领人体。每当你感冒的时候,身体多数会发烧,这个发烧就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已经启动了抵御机制,它们集结在一起对抗细菌或者病毒呢,所以说发烧不是坏事,是身体里的战场正在战斗,这时候你要好好休息,多喝水,多睡觉,帮助免疫系统打赢这场战役。

细菌病毒突破身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人类保护自己的方式首先是防御,通过皮肤和黏膜使人体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系统,当有害物质将要侵入人体时,皮肤和黏膜将外界致病因素阻挡在体外。

细菌病毒突破身体的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黏膜表面和人体内部总是有着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在“巡逻”,防范病原体的入侵。就拿溶菌酶来说吧,它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辅基蛋白形成复盐,使病毒失活。因此,该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所以上次你气管炎咳嗽那么严重,医生给开的溶菌酶,吃完就好了,要是以前的治疗方法那非吃抗生素不可了。

细菌病毒突破身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当强大的病原体突破了前两道防线后,人体的反攻才刚刚开始。通过吞噬细胞的吞噬和特殊的免疫细胞(T细胞)的分析,人体生产出了可以特异性识别入侵物的抗体,抗体可以让病原体粘连在一起不再具有入侵性,最终暴露在细胞间的病原菌会被杀灭。但入侵了细胞的病毒是否安全了呢?并不是!人体可以精妙地识别哪个细胞被病毒感染了,进而派出“杀手”杀死被感染的细胞,释放细胞内部的病毒,供抗原消灭。

细菌病毒支原体及衣原体(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6)

细菌感染一度成为人类最大的敌人。就像当年鼠疫在欧洲叫做“黑死病”,曾经3年间就使欧洲人口减少三分之一。直到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之后,人类才慢慢控制了细菌感染的爆发。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有杀灭作用,通过破坏细菌细胞的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改变内部代谢、阻碍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等,进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但是,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因为细菌和病毒的结构完全不同!由于细菌拥有细胞壁,还有自己的核酸复制机器和核糖体,所以抗生素只要针对这些靶点设计,就能保证杀伤细菌而对人类副作用很小。但是,病毒没有细胞壁,没有自己的核酸酶,也没有核糖体,它所有的功能都依靠宿主细胞来完成。所以抗生素并不能杀死病毒(我们总不能制造一种杀灭宿主细胞的“抗生素”吧,那不是敌人没杀死,自己却全军覆没了吗)。因此,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来势凶猛,我们的科学家暂时还没有找到有效对抗它的药物,但是总有一天能够找到攻克

细菌病毒支原体及衣原体(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7)

除了细菌和病毒之外,其实还有两种物质,也经常会引起疾病,这就是支原体和衣原体。支原体和衣原体都是介乎于细菌(有完整细胞结构)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之间的原核微生物,可以理解为是二者之间的过度生物形态吧,区别呢,简单理解就是支原体要比衣原体的“个头”要小一些,其他的生物特性类似,都是可以攻击人类的病原体。支原体由于能形成丝状与分枝形状,故称为支原体。支原体没有细胞壁结构,是厌氧菌,常存在于呼吸道的纤毛上皮之间,侵入到肺中会导致发热、咳嗽、咽喉疼痛、肌肉酸痛,跟病毒性感冒很难鉴别,经常都是混淆在一起。但是还是有办法区别开的,那就是病毒感冒经过休息可以好起来,而支原体感染不经过药物治疗不会好。你每次感冒咳嗽吃的阿奇霉素或者红霉素类的药物就是对专门抗这家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