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一般人格权纠纷案。因姐姐未将父亲去世的消息告知弟弟,导致弟弟未参加吊唁、祭奠,感情受到严重伤害。弟弟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姐姐向弟弟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

父亲死了不想和别人说(父亲去世她不告诉我)(1)

△图源网络 图文无关

孙某健系原告孙某城(弟弟)、被告孙某兰(姐姐)之父,孙某健从2021年2月起居住在被告位于江西省某县的家中,直至2021年10月去世。

孙某健去世后,被告在未通知原告的情况下,为孙某健举办了葬礼并火化,骨灰寄存在江西省某殡仪馆。

两个月后,原告从他人处获悉其父已经去世的消息,找被告询问得到证实后,认为感情受到严重伤害,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祭奠作为一种情感的寄托方式,已经成为我国各个民族之间普遍存在的风俗习惯,它体现的是对亲人的追思、对生命的尊重。

在我国,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文化和善良风俗中,生者对亡者的悼念和缅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这种习惯应当受到人们的尊重。逝者近亲属的祭奠权是基于近亲属身份关系在精神利益上产生的权利,由所有有权成员共同拥有,非一方或某一个人独有。

父亲死了不想和别人说(父亲去世她不告诉我)(2)

△图源网络 图文无关

本案中,亡者孙某健与原告孙某城系父子关系,被告孙某兰应该及时将孙某健去世消息以及相关善后事宜告知原告,便于原告祭奠、吊唁。但被告未尽告知义务,其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原告的人格权益。导致原告感情受到严重伤害,故被告应当就未告知父亲去世一事向原告赔礼道歉并就其造成的精神损失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同时,考虑原告对父生活、身体关心不够,对纠纷的产生亦负有一定责任。原告主张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法院酌情考量。

据此,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法院判决:一、被告孙某兰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就未告知父亲孙某健去世一事向原告孙某城赔礼道歉。二、被告孙某兰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赔偿原告孙某城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1000元。三、驳回原告孙某城的其他诉讼请求。

父亲死了不想和别人说(父亲去世她不告诉我)(3)

△图源网络 图文无关

法官提醒

根据民法典第990条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祭奠权是基于传统习俗而产生的,逝者近亲属对逝者寄托哀思的一种权利,它是人格权的一种,虽然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但民事主体基于亲属关系产生的对死者进行祭奠的权力,包括参加亲属的葬礼、墓碑署名等权力,应当依法得到尊重。

父母含辛茹苦将子女抚养成人,在父母年老体弱时,子女应恪尽孝道,多陪伴父母。兄弟姐妹之间,应当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恪守诚信友善,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双方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关心,共同维护好家庭的团结和睦,努力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潇湘晨报综合萍乡法院

来源: 潇湘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