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水榭,碧波荡漾,红瓦绿树,瓜果飘香,这是前不久记者在南郊镇韩家窝村看到的秀丽风光“你看这片荷花池,以前就是村里的垃圾场,一年到头臭气熏天,当时修这个池子的时候,光淤泥就清出来8万多方”韩家窝村党支部书记韩生祥对记者说,“修好了池子,种上了荷花,和以前一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正是由于村容村貌的显著改善,韩家窝村在日前被列为全省首批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村庄,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周村区最美乡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周村区最美乡村(美丽乡村掀开周村篇章)

周村区最美乡村

亭台水榭,碧波荡漾,红瓦绿树,瓜果飘香,这是前不久记者在南郊镇韩家窝村看到的秀丽风光。“你看这片荷花池,以前就是村里的垃圾场,一年到头臭气熏天,当时修这个池子的时候,光淤泥就清出来8万多方。”韩家窝村党支部书记韩生祥对记者说,“修好了池子,种上了荷花,和以前一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正是由于村容村貌的显著改善,韩家窝村在日前被列为全省首批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村庄。

从环境脏乱村到省级试点村,韩家窝村的蝶变,无疑是对我区大力实施农村“五化”工程、实现美丽乡村全域创建的有力印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区将“实施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列入为民实事,并专门安排3000万元资金,启动实施农村“五化”工程,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全区83个村庄全部达到美丽乡村AB类建设标准,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

环境状况不佳,基础设施薄弱,是长期以来制约村容村貌提升和村民生活改善的桎梏。我区以此为突破口,在全区上下启动实施农村“五化”工程(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对未硬化的村内主路及背街小巷、户门前路全部实施硬化,对破损严重的进行提升,在小巷胡同、宅间道路合理设置路灯,满足群众照明需求,各村因地制宜对村内道路两侧、空闲场地进行绿化,并根据村庄特色和实际情况,对院落外墙实施集中美化,同时扎实开展村容村貌及“三大堆”整治,严格落实“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全面清理各村垃圾、杂物、柴草、秸秆。多措并举之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区充分发挥标杆样板的示范引领作用,对全区各村的自然禀赋、现状条件、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综合研判,确立王村镇李家疃村、北河东村和南郊镇山头村为重点村,集中全力实施创建。结合连片村的区位优势和地域文化特点,规划设计各具特色的地标,形成了以凤凰山为中心,正阳路、周演路沿线10个村为外延的乡村旅游,以及以李家疃村、西铺村为中心,309国道沿线9个村为外延的古村落文化旅游两条旅游观光线路。截至目前,我区已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7个、市级美丽乡村连片创建1个。以此为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已成燎原之势。

美丽乡村人人共建,美好环境家家共享。我区通过创新方式方法,激发活力干劲,凝聚起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王村、南郊专门成立绿化工作组,对周边苗圃进行实地考察,实行统一采购、统一供给,并安排绿化专家现场指导苗木种植,确保了绿化苗木的成活率和层次感。前辛、演礼、皇住、韩家窝等村向村民回收废弃的砖块、石头、水泥块等物料,既节约了建设成本,又解决了农村乱堆乱放问题,仅此一项南郊镇就节省开支60余万元。各村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三大堆”、房前屋后卫生整治中,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换来生活环境的改善,也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增强了维护良好生活环境的自觉性。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造福百姓的惠民之举。全区上下要进一步对标提标、巩固提升、全面铺开,抓好庭院美化、垃圾污水处理等工作,推动农村环境治理由‘面子’向‘里子’延伸,确保这项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对于我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沙向东书记寄予了殷切期望。(记者 刘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