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人自然随性不做作,写诗洒逸徜徉真性情,一生放浪只爱诗与酒,游荡天涯无愧剑与友,盛唐长安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在现实中击败他,但任凭谁都无法夺取他在诗歌王国中的至高王位!或许杜甫是凭借其救世的情怀与动人的情感获得成功,李商隐是凭借高超的手法与精绝的字辞获得成功,贾岛是凭借冥思苦想、反反复复的斟酌获得成功,但李白靠的却是一杯酒之后的信手拈来,写就便不必修改的浑然天成!
李白就是这么的轻狂,就是这么的自信,一首诗写完就不再去更改,毕竟大醉时分的李白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谪仙人,而酒醒之后的李白便回归了大地,如果再去修改诗作,难免会弄巧成拙。正是因为太白诗原汁原味,但可能不太符合后世的美学标准,于是后人便会对其进行修改。
李白最经典的长篇诗应该是《将进酒》了,其中有一句非常精彩的句子是“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通过圣贤与饮者的对比,足见李白的狂气十足!不过这已经是后世修改过的版本了,其实李白写的原作是这样的:“古来圣贤皆死尽,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圣贤寂寞就寂寞了吧,可直接来一个“死尽”未免猖狂过头了,所以将其改了也是符合价值观的。
李白最经典的短诗毫无疑问就是《静夜思》了,其实这首简单的无言绝句也是被修改过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通读版本是这样的: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然而这种版本最早出现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一位叫蘅塘退士的学者所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之中,那么在此之前的版本是怎样的呢?
在宋人编纂的《李太白文集》、《乐府诗集》、《万首唐人绝句》等一些唐诗专项书籍中,《静夜思》是这样的: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元朝人与明朝人编辑的相关书籍都是如此,只不过明朝一位叫赵宦光的文人整理宋朝《万首唐人绝句》时,将其中第三句的“举头望山月”改为了“举头望明月”;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中将第一句的“床前看月光”改为了“床前明月光”,但第三句未改;最后到了清乾隆年间,蘅塘退士采集两家之改,将“看”与“山”同时换掉了,从此才有了我们现在熟悉的版本。
当然我们简单对比前后的差别,发现还是修改后的版本更加脍炙人口,但是李白的原作却更有诗意!因为山月、海月等带有地理特征的月亮在古代文化中是一种特指,文人气很重,一般老百姓不会使用,将山月改成明月,一下子就将这种书生气消除了,从而更接地气,更加朗朗上口。
而第一句的“看月光”的确是不如“明月光”的效果好。李白虽然是直白地写出了当时的情景,他确实是在看,但既然特意看为何后面又怀疑它是地上的霜呢?而如果用“明月光”则有一种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感觉,从而也为后续的“疑”作了铺垫。整体来说,清朝人改动的这两个字是为这首诗加分的,但却失却了李白的几分真实。不知大家更喜欢哪一种版本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