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洗澡,不少人就会想到洗澡时会搓出不少“泥”。那么,这些“泥”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人们每次洗澡身上的“泥”都会“生生不息”呢?

如果我们将这些“泥”放到1000倍,就会感觉到一阵恶心,这些“泥”在显微镜里看起来密密麻麻的,还能看到一些在爬动的小点。

神奇的盐水科学实验原理(为何每次洗澡都能搓出)(1)

神奇的盐水科学实验原理(为何每次洗澡都能搓出)(2)

洗澡搓出的“泥”是什么

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要知道,皮肤分为表皮层和真皮层,而皮肤表层就是由角质形成细胞代谢的终产物角质层组成,角质层由10~14层已经死亡的扁平角质细胞组成,其细胞核和细胞器已经完全消失。

角质层细胞内充满密集平行的角蛋白张力细丝浸埋在无定形物质中,其中主要为透明角质所含的富有组氨酸的蛋白质。细胞膜内面附有一层厚约12nm的不溶性蛋白质,故细胞膜增厚而坚固。细胞膜表面折皱不平,细胞相互嵌合,细胞间隙中充满角质小体颗粒释放的脂类物质。靠近透明层的角质层细胞间尚可见桥粒,而角质层表层细胞的桥粒消失,因而容易脱落形成皮屑。角质层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保护皮肤免受外界的各种刺激。

神奇的盐水科学实验原理(为何每次洗澡都能搓出)(3)

而皮肤附属器官有各种腺体、导管,如小汗腺、汗管、皮脂腺及皮脂腺导管,皮肤产生的皮脂、汗液会通过汗管、皮脂腺导管排至体表,而我们每个人的皮肤表面居住着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衣原体和节肢动物等等(每平方厘米皮肤可容纳多达十亿个微生物群落,放大无数倍会让密集恐惧症患者怀疑人生!)。

这些分泌物与皮肤表面的灰尘、皮屑、微生物等混合就形成了“泥”,所以我们在显微镜里看到的这些爬行的白点就是螨虫、病毒以及细菌、真菌等。

神奇的盐水科学实验原理(为何每次洗澡都能搓出)(4)

大多数人认为洗澡时搓出很多的泥代表脏,但其实这是体内新陈代谢的作用结果,就算每天用力搓泥,第二天皮肤表层依旧会形成新泥。

为什么“泥”生生不息

这是因为人体每天会有100万~200万的皮肤细胞产生;也同样有这么多的皮肤细胞凋亡,老化。除此之外,新陈代谢产生的皮屑和皮肤代谢的分泌物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

所以就算我们每天洗澡将皮肤上附着的这些东西都搓干净了,第二天还会有新的角质细胞替补上来,很多时候,不管你动还是不动,出汗其实都在默默进行着,体温或是情绪上的轻微变化都有可能导致出汗,只是有时候我们不能清晰感知。特别是在睡眠的特定阶段,控制体温、心率等的自主神经可能会加速运转,进而使汗腺分泌汗水,这些东西与螨虫、灰尘、细菌、病毒等相结合,造就了人类身上生生不息的泥。

神奇的盐水科学实验原理(为何每次洗澡都能搓出)(5)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洗澡的原因,我们们的皮肤表面在新陈代谢的时候,还会产生脂肪酸和蛋白质,这些都是皮肤微生物的“口粮”,而气味正是它们的新陈代谢过程产生的。

要不到10天,我们的体表就会充满皮屑和污垢,特别是头发,会被油脂和皮屑缠结,身上到处都会很痒,起疮,随着覆盖在皮肤上的坏死表皮细胞越积越多,时间长了,就给细菌、真菌编织了一张舒坦至极的温床。进而容易造成病变的产生。脆弱的免疫系统被攻破了。

神奇的盐水科学实验原理(为何每次洗澡都能搓出)(6)

为什么不能大力搓

不过很多人为了彻底祛除这些泥,会大力地去搓,其实这样并不好,我们刚刚说过,皮肤表面有丰富的角质层,还有脂质膜,这些共同组成了皮肤的保护结构,这种结构对外能阻挡侵害,对内能防止营养和水分的流失。而搓澡过度会破坏这种结构,减少皮肤水分蒸发和增强皮肤抵抗外界刺激能力的作用,容易使皮肤失去保护并出现皮肤干燥、敏感等不适,一旦搓伤皮肤还会增加湿气入侵和细菌感染的机会。

神奇的盐水科学实验原理(为何每次洗澡都能搓出)(7)

尤其是冬季的时候,我国大部地区气候受季风影响,冬季相对干燥。而当外界湿度降低时,我们的皮肤表面的角质层的水合程度也会跟着下降,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容易出现干燥脱屑的情况。如果此时过度清洁,大力搓洗,会把本就相对稀薄的皮脂层彻底搓掉,对皮肤造成不利的影响。

那么我们可以怎么洗澡呢?首先,洗澡时非但不宜故意大力搓洗,就连洗澡水也不宜过热,应该用柔软的海绵蘸沐浴露轻轻擦洗,在肘部、膝盖等角质层厚的部位使用搓澡巾即可;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天气寒冷的时候洗澡次数可以酌情减少到两三日左右一洗。

神奇的盐水科学实验原理(为何每次洗澡都能搓出)(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