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降温,小普又来送温暖啦,还没开始学法用法考试的小伙伴们,今天由小普带大家复习一下《劳动法》!

劳动法第四章学习(划重点学法用法考试之劳动法)(1)

什么是《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该法于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实施至今历经过2次修订,分别是2009年8月27日和2018年12月29日。《劳动法》全文共13章,107条。

《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权利有哪些?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合同中必须具备哪些条款?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不能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哪些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后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用人单位因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劳动法》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贯穿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劳动法》的知识点大家都记住了吗?小普未来将继续给大家划重点哦,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编辑:桂法瑄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更改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