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在河南乡村生活时,提起“吹喇叭”,并不是指真的拿起一个大喇叭筒子吹,而是说“吹唢呐”。至于“抬轿子”,却即便在乡间的婚礼上也难再到,如果听到谁给谁“抬轿子”,那一定是说谁帮了谁,并且这种帮一定是有意抬高了对方的社会地位,给了对方足够的面子。能互相“抬轿子”的人,彼此之间关系通常不错,而且被抬了轿子的人,还会给抬了轿子的人诸多好处,至少要好处均沾。这是绝不能破的规矩,否则,谁会白白给你“抬轿子”?
河南的乡村,至少是七八十年代的乡村,并没有多少可供娱乐的活动,但凡婚丧嫁娶、贺喜拜寿这类事,就常常会成为乡间特有的娱乐,很多大人孩子会把这种场面当成戏看。在这个时候,在这种场合,那些“吹喇叭”也就是吹唢呐的人,就会特别卖力,不但鼓起腮帮子吹出各种曲调,还会摇头晃脑扭出各种姿式,有的还会对看客们挤眉弄眼,惹得看客们兴致勃勃,不时送上掌声和喝彩声。请来“吹喇叭”的主人,也会高兴,给“吹喇叭”人的报酬也会格外多。
“吹喇叭”是分场合的,喜事吹喜气洋洋的的曲调,丧事吹悲伤肃穆的曲调,像《百鸟朝凤》《拜花堂》《一枝花》《抬花轿》《庆丰收》《婚礼曲》《汉江春早》等,这些曲子就是用在喜事上的,营造出喜庆欢迎的气氛,听的人常常会喜气洋洋;像《大出殡》《十跪父》《母重恩》《千张纸》《哭七关》《苏武牧羊》《烟花叹》等,这些曲子就是用在丧事上的,营造出庄重哀伤的气氛,听得人往往会潸然泪下。“吹喇叭”的民间艺人是看事吹曲儿,绝不会乱吹一气。
然而,偶尔却也有差错的时候。通常,被主人请来“吹喇叭”的人,在“吹喇叭”前会被主人先好好招待一顿,好酒好肉好菜好馍,以便吃饱了好有劲儿吹。等婚礼或葬礼结束,会再被主人好好招待一顿,同样是好酒好肉好菜好馍,表示主人家的感谢。正常情况下,懂规矩的民间艺人在“吹喇叭”前不会喝太多的酒,喝到有了感觉就行,等活儿干完了,干漂亮了,再开怀畅饮,喝到醉如烂泥也没关系。
可偏偏有做事不着调儿的个别民间艺人馋酒,在“吹喇叭”前多喝了几杯,于是等到正式上场,便会因为醉酒而闹出笑话,酿成祸端:要么是在喜事的场合吹出丧曲儿,要么是在丧事的场合吹出喜曲儿。可以想想,一旦发生这种事,不管是主人还是在场的看客,都会感到尴尬。脾气好的主人,会语言制止“吹喇叭”的人不再吹;脾气不好的主人,会暴力制止“吹喇叭”的人不再吹,如果“吹喇叭”的人吹得实在有些过分,那么就会被主人揍,连唢呐都会被折断。
那么,“吹喇叭”为什么常常和“抬轿子”连在一起了呢?这是因为:一来,古代中国传统的婚礼上,新娘都是要坐花轿的,“吹喇叭”的人要跟着花轿走;二来,古代中国官员出门时,官员也都是要坐官轿的,“吹喇叭”的人要跟着官轿走。这样,“吹喇叭”就和“抬轿子”如影随形,相伴而生:有“吹喇叭”的,就必然有“抬轿子”的;有“抬轿子”的,就必然有“吹喇叭”的,它们互为寄生。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现代社会,在河南乡村的传统婚礼上,花轿慢慢消失了,现在变成了轿车,但“吹喇叭”的形式还在。至于官员,他们的轿子也换成了轿车,尽管表面上看“吹喇叭”的人不追随了,但实际上喇叭从来没停止吹过,并且官阶越高,喇叭声越响,一路升级到高音大喇叭,吹得惟恐全球人听不到。至于追随在他们身边“吹喇叭”的人,也早就不再是土里土气的民间艺人,而清一色换成了秀才举人进士,连很多留洋的假秀才假举人假进士,也混进了喇叭班,每天双手捧着——必须双手捧,不能单手拿,对着全世界可劲儿吹。
照理说,这些人都是科举出身,并且不少还喝过洋墨水,应该懂得吹之前不得贪酒的规矩。可实际上,他们在酒这种极容易刺激出勃勃欲望的东西上,往往把持不住,动不动就把自己喝醉,结果经常闹出曲不对场的糗事来。比如,人家本来是办葬礼,并且是很多人的集体葬礼,这些不请自来的“吹喇叭”的家伙,却偏偏大吹《百鸟朝凤》《一枝花》《抬花轿》,不但把主人弄得极其尴尬,还惹怒了逝者家属和参加葬礼的亲朋好友,害得主人只好躬身铲事儿。
其实,喇叭不是不能吹,但要吹对场合;轿子不是不能抬,但要抬得平衡。不然,喇叭就会吹出事儿来,吹出祸来;轿子就会抬出事儿,抬出丑来。写到这里,提醒读者诸君一句:“吹喇叭”在网络上还有另一层意思,我不便在这里写出,请自行在百度输入“吹喇叭”三个字,搜索引擎显示出的首页最后一行便是。
作者简介:曹保印,著名品牌传播与危机处理专家,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大数据与科技传播专委会副秘书长,北京智信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中食品牌研究院(CFBI)院长、即刻国际董事长。曾任《新京报》首席评论员、传媒研究院院长,CCTV、CETV、BTV、CRI、CNR等50多家权威媒体时事评论员,著有《全球化生存》《中国社会建设》《总有一条路:新京报十年传奇》等60余部作品,并被翻译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10多种国际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