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中的赵盼儿因有人到她的茶馆闹事,她不动声色地将事情处理好后,要与当事人的家长见面。高鹄一直在求购南唐徐熙的画作,赵盼儿便利用这个机会去拜见了高鹄。只是初见赵盼儿时,高鹄的神情特别紧张,手还不自觉地抖动了起来。作为观察使得高鹄,什么样的人没有见过,为何见了赵盼儿后那般紧张。

梦华录赵盼儿在门口喊天理难安(梦华录高鹄初见赵盼儿时)(1)

要说吧,高鹄也是相当高傲的一个人,在官场上混迹多年,拿他对欧阳旭借鬼神一事向皇帝谄媚的态度来看,可以说是一个相当正直的人。然而,真相并非如此,高鹄表面看上去相当正直,而背地里却喜欢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他榜下捉婿这件事就不是很光彩,而他的女儿也如他一般阴险狠毒,就因别人看了欧阳旭一眼,就让人家姑娘瞎了眼。

梦华录赵盼儿在门口喊天理难安(梦华录高鹄初见赵盼儿时)(2)

他之所以与清流一派为伍,说得好听点,不过是为了更利于高家的前程。欧阳旭德才兼备,初入京城就被高鹄看中选为女婿,在借用宫中当贵妃的妹妹,在欧阳旭高中后,正式为两人赐婚。欧阳旭进京已有了些时日,已知高鹄的为人,在高鹄询问自己是否婚配时,一口否定,完全是为了保护赵盼儿。

梦华录赵盼儿在门口喊天理难安(梦华录高鹄初见赵盼儿时)(3)

通过种种线索,可以很清晰地发现,越是高官厚禄,手上沾染的血迹就越多,他们能有所成就,完全是踩着别人的尸体往上爬的。子女于父母来说多少有几分神似,高鹄在看了赵盼儿后显得非常紧张,也就不是不无道理了,毕竟那份神似让他印象太深刻了。他不自觉地抖动,无非就是心虚的表现,害怕自己做过的亏心事被人翻出来。

梦华录赵盼儿在门口喊天理难安(梦华录高鹄初见赵盼儿时)(4)

高鹄一步步询问赵盼儿的来意,在得知赵盼儿是因为负心汉欧阳旭的事情找上他时,方才没了刚才的紧张感,将前去茶馆闹事人所写的切结书伺机撕毁了。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却不曾想赵盼儿早有打算,他所撕毁的只是副本,而原件还在赵盼儿手上。因此,动起了色心,劝导赵盼儿不如随他入府去过好日子。

梦华录赵盼儿在门口喊天理难安(梦华录高鹄初见赵盼儿时)(5)

因为高鹄发现赵盼儿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般软弱,反而有勇有谋,临危不惧,很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这样的人如若放任自由,迟早会是一个可怕的敌人。如若羽翼丰满,必然激起千层浪。如果赵父落罪的事情与他有关,依着赵盼儿的聪明才智,迟早会发现,届时高家必然落罪。

梦华录赵盼儿在门口喊天理难安(梦华录高鹄初见赵盼儿时)(6)

高鹄以为只要将赵盼儿收为妾室,那么赵盼儿就成为了他的人,随便自己拿捏,可不曾想顾千帆突然出现了,他的如意算盘只能落空,但不忘告诉赵盼儿,欧阳旭这一辈子也别想回东京城了,而后回到家处罚了高慧的奶娘。高鹄的这番操作,无疑是不想有任何把柄落到赵盼儿的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