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顾客买酸奶过期1分钟索赔1000元#登上高位热搜,引发热议。有的网友指责顾客有故意钻空子之嫌,提醒商家及时下架过期产品,有的则认为过期一分钟也是过期,既然制定了规则就该受罚。但是更多网友关心的是这刚过期的食品还能不能吃了?

酸奶过期10天能不能吃(酸奶过期1分钟顾客索赔1000元)(1)

酸奶过期10天能不能吃(酸奶过期1分钟顾客索赔1000元)(2)

(图源:微博截图)

每次去超市挑选食品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一些顾客拿起食品在包装袋上翻来覆去的看,那么他们多半找的是保质期,食品的保质期有什么意义呢?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关于保质期的知识。

刚过期的食品还能吃么?

其实,保质期不等于保存期,保质期又称最佳食用期,国外称之为货架期,指食品的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GB 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中对保质期进行的定义: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说白了,保质期是生产企业对于食品品质的保证。在这个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障,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如果在保质期内出现品质问题,那么商家是要承担责任的。

酸奶过期10天能不能吃(酸奶过期1分钟顾客索赔1000元)(3)

保质期其实是人为划定的一条线

所有食品的保质期都是由生产企业根据自己食品的性质和销售需求确定。尽管监管部门并不会强制要求某种食品保质期必须达到多少个月,但是保质期的制定也并非随心所欲,前期需要对食品进行微生物实验分析,测定在一定条件下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变化,毕竟拉肚子多半是这俩兄弟引起的。

理论上,在这两种病菌超标之前都属于可食用时间,但为了更安全,在制定保质期的时候商家会在可食用时间的基础上把时间压缩得更短,至于缩短多少主要参考食品的赏味期。因此在适宜的贮存条件下,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如果色、香、味没有改变,在一定时间内仍然可以食用。

还有一种叫食品保存期,即产品可食用的最终日期。在保存期之后,食品会发生品质变化,产生大量致病细菌,如果食用则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和急性传染病。

食品上一般标注的是保质期,像是罐头、饼干、果酱之类真空包装、水分含量偏低的食品过期短时间内还是可以吃的,只不过不那么美味罢了。

酸奶过期10天能不能吃(酸奶过期1分钟顾客索赔1000元)(4)

(图源:WEFOOD超市)

在丹麦哥本哈根,甚至还开业了世界上第一家专营过期食品的超市——WeFood,只售卖过了保质期或是包装损坏的食品。把“过期”卖成了风潮的WeFood超市连丹麦王妃和食品环境大臣都亲临光顾过。

这些过期食品不能食用

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食品过期了都还能食用,以下食品过期一天都要马上丢掉!

1.食用油

食用油最佳的食用期限一般为三个月,超过这个期限,敞口的食用油经过空气氧化后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过氧化脂质和自由基。

2.肉类

肉制品水分和营养充足,即使低温冷藏,时间久了,也会有耐冷的“冰箱杀手”李斯特菌生长繁殖,老人、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等抵抗力低下的人群最容易感染。参考我们国家储备冻肉原则,猪肉基本上每4个月左右轮换,冻牛、羊肉等红肉每8个月左右轮换。

3.蛋类

没有固定的保质期,储存得当的鸡蛋可以保存3~5周。时间久了容易遭受细菌的侵入繁殖,导致鸡蛋内部开始变质腐败,即使经过高温烹煮也不可以食用。

4.短保类糕点熟食

像是糕点、面包、熟食等短保食物,水分和糖分的含量都比较高,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过期第二天就会出现苦、酸、臭味等情况,这时候也不要食用了。

酸奶过期10天能不能吃(酸奶过期1分钟顾客索赔1000元)(5)

(图源:摄图网)

使用变质食品的危害不可忽视

首先,变质食品容易引发消化系统疾病,食物变质后会成为细菌的培养皿,人体食用后消化系统受到细菌感染,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呼吸衰竭等突发疾病。

其次可增加癌变的风险。对于花生、蛋糕、大米、食用油等过期食物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容易产生亚硝酸、黄曲霉素、过氧化脂质等致癌物,这些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不仅会对肝脏造成不同程度损伤,还会诱发心血管疾病甚至癌变。

最后总结一下,过期时间不长的长保食品,如果色、香、味没有变化,可以浅尝一下。但是一旦食品出现长霉、腐坏、变味,无论过没过期都不适合食用了,当然最好的就是吃多少买多少,要想当一个合格的“吃货”,那就绝不允许任何食物存活到保质期最后一天!

你知道哪些食品是没有保质期的吗?想知道的小伙伴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文献:

[1] 方甜甜. 论食品保质期[J]. 粮油加工(电子版),2015(2):25-27.

[2] 常学志. 食品保质期[J]. 中国保健食品,2019(7):6-7.

[3] 保质期≠保存期过期食品危害大[J]. 科学大观园,2013(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