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有什么连招(大汉刘邦16-17)(1)

大汉刘邦(16-17)/蔡敬民

第十六集 项羽称王

40、西楚霸王

【字幕配画面】项羽违背了怀王之约,自称为西楚霸王!分封各路诸侯。

*项羽本来没有主张,便请来范增,商量分封事宜。

*范增原来窝着一肚子气,不情愿的来到项羽营帐。

*项羽虚下心来,与范增密议道:我欲按功加封,别人不难处置;只有刘季一人,封他到

何处呢?请君为我一决?

*范增说道:将军不杀刘邦,实是错误!今日又要加封,后患无穷啊?

*项羽道:他没有罪过,无故杀人?人心不服啊!何况怀王有约在先;诸多难处,君应当

谅解我啊?

*范增道:既然已经这样了,不如封他王蜀吧?因蜀地险阻,易入难出。表面上,蜀亦属关中之地,也算是依照旧约了。

*项羽点头称善。

*范增又补充说道: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皆秦降将;让他们分王关中,阻住蜀道,不使刘邦入关。即使将军东归,也可无忧了。

*项羽喜道:此计甚妙!即应执行。

*他又与范增,妥议了各将封地,及所有名称,逐一决定。然后分手。

41、被封汉王

【字幕配画面】沛公探知消息,勃然大怒!骂道:

项羽无礼,竟敢背约吗?我要与他决一死战啊!

*樊哙、周勃、灌婴等,亦摩拳擦掌,要去厮杀!

*萧何进谏道:不可不可!蜀地虽险,尤可求生,不至速死呢?

*沛公道:去攻项羽,难道会速死吗?

*萧何说道:敌众我寡,百战百败。怎么能不死呢?汤武王曾事桀纣,时机未至,不得不以屈求申啊!今先据蜀地,爱民礼贤,养精蓄锐;然后还定三秦,进图天下,也不迟嘛!

*沛公听了,怒气梢平。又去问计张良。

*张良道:萧何所言极是。还要请沛公重贿项伯,求他向项羽说情,加封汉中之地才好。

*沛公依计而行。

*项伯果然说服了项羽,加封沛公汉中之地,改封号为汉王!领巴蜀、汉中之地。

*然后,项羽又分封了十八路诸侯。

*自称为西楚霸王,占有梁、楚等九郡;定都彭城。

*他假意尊封怀王为义帝,胁迫他迁都长沙郴地。

*并在关中地区,分封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挡住刘邦东进的道路。自以为诸事妥当,准备率军东归。

42、焚烧栈道

【字幕配画面】沛公被封汉王,迫于压力,只好西行汉中就封。

*各诸侯国将士,不少人仰慕汉王仁厚,愿意跟随西去;大约数万人,汉王当然不会拒绝。

*汉王刘邦,行至褒中;张良向他请示说:意欲归韩?

*汉王允其东归;两人告别,依依不舍。

*张良临行前,又秘密献上一计;汉王答应照办。

*汉王引兵西进;不料后队人马,喧嚷起来!询问原因?

*军吏回报说:后面火起,烈焰冲天!听说是栈道被烧断了。

*汉王心中有数,也不管不顾。继续带领西行,并说道:到了南郑,然后再作后图!

*军士听说烧断了栈道,是张良所为。都骂他绝情绝义!断绝了回家的退路。

*哪知道张良别有用心:一方面让项羽放心汉王,不打算东归;另一方面杜绝诸侯国,入侵汉中。这就是他临行时的秘计。

*沛公当然心知肚明;所以,听之任之。

【画外音】项羽背弃“怀王之约”,自称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由于楚强汉弱,刘邦忍气吞声暂时远赴蜀地。张良献计“焚烧栈道”,为后来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争鼎中原,埋下伏笔。

第十七集 夜追韩信

43、人才难得

【字幕配画面】汉王刘邦,到了南郑,休兵养士,安息了一两个月。

*将士皆思东归,不乐意西居蜀地。

*汉王部下,有个韩国故襄王庶孙,名叫韩信;因是齐人,思念家乡,向汉王谏道:

项王分封诸侯,均在近地。独使大王西居南郑,这与迁谪何异啊?汉军将士,都是山东人,日夜望归。大王何不乘锋东向,争夺天下呢?若海内已定,人心安宁,再想东归就不易了。只好老死此地了啊!

*汉王道:我也思念家乡啊!但一时没有东向的好办法,怎么办呢?

*韩信见汉王不能采纳他的意见,便匆匆的逃走了。

*两天后,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走了!

*汉王又气又急,如失去左右手臂;准备派人前去追赶。

*忽然一人,踉跄入帐。

*这人正是丞相萧何。

*汉王又喜又气!佯骂道:你怎么背我逃走呢?

*萧何道:臣怎敢逃跑啊!是追赶一个逃跑的人。

*汉王道:你追赶的是谁?

*萧何回答:我追赶的是都尉韩信!

*汉王又骂道:我们自关中出发,沿途逃亡多人,近日也还有人逃跑。你怎么单独去追韩信呢?这不是明摆着骗人吗!

*萧何说道:其他人倒无所谓,去留随便。韩信则不同了,他称得上国士无双啊?大王如果想争夺天下,非他莫属!所以,我连夜把他追回来了。

【蒙太奇画面】萧何月夜,去追赶韩信。

*韩信看到后面有人追来,故意头朝下风口解大便——装憨卖傻。

*岂能骗过萧何?他对韩信说:当今楚汉相争,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岂可说走就走呢?

*韩信说:汉王不肯信我,奈何?

*萧何道:你赶快跟我回去!我自有办法,说服汉王。

*于是韩信跟随萧何,回到了汉营。

*萧何对韩信说:你暂且等候,我先去见过汉王便回。

*汉王听萧何称赞韩信,说他是国士无双!因而问道:韩信有这样的才干吗?你既然推荐他,就让他当个将军,先试试看吧?

*萧何说:大王让他做个将军?依我看,韩信未必恳留下呢。

*刘邦改口道:嗯?任命他做个大将军!怎么样呢?

*萧何道:好!大将军可以。

*汉王说道:你去召韩信来见我吧?

*萧何大笑道:哈哈哈!大王,你一向待人轻慢,所以韩信等人,才要逃跑呢?这回任命他做大将军!可不能如此轻率了。

*汉王道:还要什么礼节不成?

*萧何说道:那是自然。要选择吉日,筑坛行礼,庄严尊重!这才合乎拜将的礼仪呢?

*汉王道:好吧!就按你说的办。

44、刀下留人

【字幕配画面】萧何为什么赏识韩信呢?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

*韩信曾经在楚、汉军中多年;每不得志,郁郁寡欢。

*偶与同僚喝酒时,忘情谈心,口出狂言:大有独立自尊的志向!

*别人闻听,报告了汉王。

*汉王疑心他们谋反,故令夏侯婴推出问斩。

*前面几个已人头落地;眼看轮到了韩信,他大声喊道:汉王不想得天下吗?为何还要杀害壮士啊!

*夏侯婴诧异道:你有何经略呢?

*韩信将文韬武略,讲述了一遍。

*夏侯婴听了,十分佩服!又观其身体魁梧,相貌堂堂,绝非等闲之辈;遂起了爱才之心。便说道:十三人皆死,唯有你活下来!我看你将来是个王佐之才,所以为你解免了吧。

*夏侯婴回去报告了汉王;极言韩信之才,不应处死,应当升官。

*汉王允其所请,免去死罪,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

*在这期间,每与萧何交往;了解到韩信的故事,确有满腹经纶,许为大将才!

【画外音】韩信临死获救,可谓人才难得!关键是伯乐很重要。如果没有夏侯婴和萧何的信任与推荐,韩信肯定没戏了。历史也会重写。

萧何是汉初三杰之一,功劳最大。还是一位爱才的伯乐,他推荐韩信,百里追逃;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历史故事。后来他参与谋杀韩信;故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