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麦黄季节,各类品种的杏都陆续上市了。

杏什么时候吃最合适(杏黄了熟透了好吃得很)(1)

对于喜欢吃杏的小伙伴们来说,欢快的时刻终于来临了!看到那些温润如脂(远看)的黄灿灿的小果子,绝对有那种那种口水在嘴里快速生成而绷不住的感觉!买上一兜儿,嗑上两颗,遇见酸的就忍不住龇牙咧嘴,很大概率引起周边阵阵欢笑!

对于美的事物,中国人从来就不缺乏溢美之词!但是对于杏和杏树来说赞美和厌恶者都不在少数!

北方常见的时令水果的代表之一!

杏什么时候吃最合适(杏黄了熟透了好吃得很)(2)

杏树原产于我国新疆,是中国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在华北、西北和华东地区极为常见。堂前庭院,田间地头很多地方都能见得到!

杏是我国时令植物的代表,小满到芒种之间就成熟了,因为正值收麦子的时节,就有了麦子黄,杏子熟的说法。金黄种挂着红韵及斑点的杏子仿佛在提醒农人该准备镰刀收麦子了!

故而才有了麦黄杏一说!

杏未成熟的时候是青色的,基本所有品种都是酸涩的味道。望而止渴的不只有梅子,杏也能在让人望而生津的效果上与其一争高下。

在成熟之后基本都是黄红色为主,偶有白青色品种但相对较少。熟透了的杏果肉柔软多汁,口感酸甜清爽。但因熟杏质软,靑杏酸涩,不易长时间存储和运输,上市的时间比较短,所以是一个季节性很强的水果,其他时间在在超市并不常见,爱吃杏的趁着这短时间买一些过过瘾吧,不然很快又是下一年了!

杏树木质耐腐坚硬是上好的木料!

在以前杏木是一种上好的木料,可以用来做家具,首饰等。杏木心材非常耐腐而且很硬,通常用来做接触水的器具。以前养马喂牛的牲口槽大多就是用杏木或枣木打造的。

杏什么时候吃最合适(杏黄了熟透了好吃得很)(3)

用杏木所做的雕刻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美称。适宜做船壳板、游艇各部件,车厢,门、窗及其他室内装修等。

但杏木有一缺点,就是容易开裂,加工大点的东西不好弄,小件可以。木质还是有点软,打磨效果不太好,还有就是木质不太均匀雕刻时需谨慎下刀。

杏树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至圣先师孔子可能是在一次或者一段时间内在杏树环绕的地方讲学,给杏树熏陶除了厚重的文化气息。再加上中国古典文学都讲究文以曲为贵,喜欢用象征的手法来抒发感情,杏坛就成为了教育事业的代名词了。

杏什么时候吃最合适(杏黄了熟透了好吃得很)(4)

在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学家董奉在庐山南隐居。在此期间他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久而久之,庐山脚下杏树成林!后世就用杏林代指医学界了!杏林高手,华佗在世的称号就是对医者莫大的荣誉!

杏什么时候吃最合适(杏黄了熟透了好吃得很)(5)

杏树能和教师与医生搭上关系,本应顶着神圣的光环,披着神圣的外衣。但事实结果却并非完全那样。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让叶绍翁都万万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句描写春色盎然的诗句咋就让人强行解释成了出轨的代名词。

给杏树以污名的“罪魁祸首”就是明末清初的戏曲家李渔,他在《闲情偶记》中称“树性淫者,莫过于杏”,在知识普及有限的古代,戏曲的传播力度相对较高,这以后基本就给杏树安了不好的名声!

在此之前的正统文人虽有向女人方面去联想,但大多都以比较隐晦的方式去表述,模棱两可之间有多种解释,去苛责的同时总有怀疑是不是自己理解错了的感觉。

可能是杏花花色花白相间如胭脂万点正好赶上被伤透了心爱瞎想的文人缘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