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端午节。以往青岛人和其他北方人一样,对这个节日的感觉没有和端午节平列的中秋节那样来得浓烈——至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是这个样子;而南方城市诸如江浙沪及两湖一带,比我们北方对此节日要重视得多。我想之所以如此,或许和端午节的起源有关——尽管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是基本都基于长江流域的史实或传说。近年来青岛人对端午节的热情陡然升温,比如粽子畅销以及五彩绳这种象征符号备受青睐等等,这里面或许有商家的推波助澜,但其根本原因仍然在于节日文化的力量使然。更何况,像中秋节一样,如今端午节放假一天,更让这个节日愈发在青岛人的生活中凸显了它的地位。

每过一个民俗节日,最好将该节日的来历及文化内涵弄清楚,这样才不至于仅仅在稀里糊涂的吃吃喝喝里打发掉这个特殊的时段。端午节其来久矣,最流行的说法就是纪念爱国爱民且投江而死的屈原。南朝吴均是个大文化人,他在一本书里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国人很悲哀,每到这天就把大米放入竹筒里投到江里纪念他。吴均是当时的意见领袖,这种说法传播开来逐渐影响了后代。唐朝之后,端午节成为中国人的重要民俗节日,朝廷还规定这一天为休息日。

纪念屈原说一直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文化内涵,当然还有纪念伍子胥说,纠纷孝女曹娥说等等,但前者无疑居最重要的地位,并且延续了上千年。上世纪众多专家教授开始怀疑和否定了,比如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咱青岛大学任教授的闻一多,曾经专门写过考证端午节来历的文章,他认为端午节是上古时代吴越民族图腾祭祀的产物。还有人以五月初五这个时间为出发点,将历法与天文合二为一,认为端午的起源和古人的宇宙观有关。

后代关于端午节的考证不可谓没有道理,但是我要说的是,节日文化一旦形成,再明确的考证也改变不了人们久已形成的习俗。因为节日文化里,根植了中国人太多的文化认同。端午节纪念屈原,我们首先是认同他的爱国爱民情怀:长太息以俺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还认同他的探索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更认同屈原对自身的完善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另外,屈原的批判精神更是一笔精神财富代代相传。他批评当时那个好坏不分的时代时说:蝉翼为重,千均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诗歌里传达的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人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无疑将和端午节一样历久弥新,与日月同辉。

过端午节了,在吃粽子的同时,想想屈原,读读离骚,或许会让这个节日过得更有意味。 文/许秉智

端午节屈原投江的故事简短(感喟屈原那个时代)(1)

本文刊发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