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齐翔腾达接连发布2个项目投资公告,于4月28日召开的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8万吨/年丙烯酸及6万吨/年丙烯酸丁酯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投资建设8万吨/年丙烯酸及6万吨/年丙烯酸丁酯项目。计划拟投资5.46亿元,与已投产的70万吨PDH项目形成产业链联动,有利于发挥产业一体化优势,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

丙烯酸是一种由丙烯合成的有机化合物,用作高吸水性聚合物、油漆和粘合剂的原料。丙烯酸酯及高吸水性树脂(SAP)是其主要下游,丙烯酸酯主要用于涂料和胶黏剂。丙烯酸丁酯在丙烯酸酯下游消费中占比高达80%。丙烯酸产业链详见图1。

丙烯酸前景分析(去年消费增幅18.7)(1)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图1 丙烯酸产业链

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丙烯酸及酯供应国

目前,全球丙烯酸产能接近900万吨,其中大约60%的产能来自东北亚地区,38%来自于中国,15%来自北美、16%来自欧洲。

由于可支配收入提高及对产品高品质的购买诉求,带动了对丙烯酸及酯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欧美丙烯酸产业一批六七十年代装置老化以及事故频发,海外市场从中国进口丙烯酸及下游产品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大,加之国内对丙烯酸下游精细单体和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的丙烯酸产业将表现出较为稳健的发展态势。

据预测,到2024年全球丙烯酸产能将出现可观的增长,提升至1035万吨/年。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亚洲市场产能扩张引领。《2024年前全球丙烯酸产业展望》报告显示,2024年前亚洲预计将有12个丙烯酸新建和扩建项目,新增丙烯酸产能达到157万吨/年。中国新增丙烯酸产能将占亚洲地区新增产能的66%。另据统计,近几年我国丙烯酸丁酯需求不断提升,从2016年的129万吨迅速增至2021 年的212万吨,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0.4%。尤其是2021年消费同比增长18.7%。我国丙烯酸及酯市场份额分布见图2(截至2020年底)。

丙烯酸前景分析(去年消费增幅18.7)(2)

(来源:水性大平台)图2 国内企业丙烯酸(左)和丙烯酸丁酯(右)市场份额

从全球来看,未来几年旺盛的需求刺激了中国企业加大丙烯酸一体化产能的投放,但全球其他地区基本没有新增产能。

国内多个项目上马

据悉国内多个企业都在进一步扩大丙烯酸及酯产业规模,如卫星化学、万华化学、巴斯夫、广西华谊等企业也在积极布局丙烯酸及酯产业。

卫星化学丙烯酸产能将增至84万吨

今年3月初,卫星化学全资子公司平湖石化年产36万吨丙烯酸丁酯技改项目进行环评。平湖石化拟对年产36万吨丙烯酸及36万吨酯技改项目(二期项目)实施技改:取消二期装置4号车间中已审批的2套10万吨/年的精丙烯酸生产装置(未建成)的建设,腾出空间新建1套36万吨/年丙烯酸丁酯生产装置。这标志着平湖石化将新增18万吨/年丙烯酸、36万吨/年丙烯酸丁酯产能。全部投产后卫星化学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产能将分别达到84万吨、98万吨。从现有已投产产能来看,卫星化学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产能均位居全国第一,占比分别达到18.5%和22.7%,见图2所示,未来卫星化学产业竞争力将更加突出。

万华化学再上马34万吨丙烯酸及酯

4月8日万华化学发布公告计划投资231亿建设蓬莱工业园高性能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建设90万吨/年丙烷脱氢、50万吨/年聚醚、40万吨/年POCHP、30万吨/年聚丙烯、30万吨/年EO、30万吨/年EOD、丙烯酸及酯(16万吨/年丙烯酸、16万吨/年丙烯酸丁酯、2万吨/年丙烯酸辛酯)、20万吨/年碳酸酯、3万吨/年润肤剂、空分等装置及配套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等。

巴斯夫86万吨丙烯酸及酯项目二次环评

3月15日巴斯夫(广东)一体化项目进行二次环评公示。由下属巴斯夫一体化基地(广东)有限公司进行项目建设,建设内容包含:100万吨/年乙烯联合(CRC)装置(含蒸汽裂解、碳四选择性加氢、裂解汽油加氢、芳烃抽提、异丁烯抽提和PSA等)、66/83万吨/年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装置(含20万吨/年精制环氧乙烷(PEO))、21.5万吨/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IS)装置、5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PE)、2×19万吨/年冰丙烯酸1&2(GAA1&2)装置、37.5万吨/年丙烯酸丁酯(nBA)装置、10万吨/年丙烯酸异辛酯(2-EHA)装置、50万吨/年丁辛醇(OXO-C4)装置、5万标立方米/小时合成气装置、8万吨(折纯)新戊二醇(NPG)装置、11万吨/年甲醇装置、4万吨/年柠檬醛装置等。项目总投资553.6亿,计划于2022年第一季度开工建设,2025年投产。

广西华谊40万吨丙烯酸及酯投产在即

广西华谊新材料75万吨/年丙烯及下游深加工项目,总投资90.9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75万吨/年PDH,40万吨/年丙烯酸及酯、40万吨/年丙烯酸丁酯、30万吨/年正丁醇、10万吨/年SAP。其中一期包括75万吨PDH、20万吨丙烯酸、20万吨丙烯酸丁酯、30万吨正丁醇等装置,已于2021年1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22年投产,项目二期计划再建20万吨丙烯酸及20万吨丙烯酸丁酯等装置。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