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气监督员培训活动开展情况报告,李仑存在主义实践群(1)

专业学习与人格成长的双重体验 2014年2月25日晚近200名李仑团体学员参加了“李仑存在主义实践群” 第一次YY网络训练及督导活动.

我与其他5位学员共6人分别组成三对带领者与成员,演练小组开始前的15分钟私密访谈过程,并接受李仑老师现场督导,最后李仑老师亲自示范了近乎完美的现场私密访谈。整个学习过程历时2个半小时,如一顿美味大餐令全体学员兴奋不已。

我作为演练者,个人的收获除了专业技能的提升之外,内心复杂的体验不亚于经历了李仑存在主义私密团体的深度浸泡,带来了儿时情结的修通和心灵的成长。现将我的收获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部分:私密访谈技术层面的反思和小结

15分钟的私密访谈演练之后,现场学员们对我作为带领者技术层面的表现进行了反馈,李仑老师也作了精准的点评和督导,对照李仑老师近乎完美的现场私密访谈示范,我对自己在演练中所犯的技术错误进行反思,主要小结了以下3条。

1、结构化私密访谈的问题是固定的,但如何提问才能让成员感觉被理解、被尊重是要琢磨的,向成员传递“味道“比访谈内容本身更重要,这是与成员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具体的技术层面的处理主要有两处:

一处是访谈开始时带领者要向成员说明此次访谈目的是为了了解成员的个人信息,以便带领者在小组中有的放矢,为成员提供更准确、高效的服务,这会让成员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视,感受到带领者的担当和责任感,从而对带领者产生初步的信任;

另一处是访谈结尾部分带领者要以商椎的方式征得成员的同意,允许自己对成员在小组里表现出人际模式中阻碍其发展或带来困惑的部分给予及时的提醒或干预,帮助成员在小组中觉察、内省和成长,这一处的技术处理会再次让成员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理解,进一步感受到带领者负责的态度及专业度,增强了双方的信任,最终形成咨访双方专业的、合作的契约关系。

2、提问不要太过紧贴成员当时的感觉,问题开放程度最好更宽泛些,避免让成员有压迫感,便于成员有更多空间谈论自己,利于带领者收集到更多信息

3、不要以为自己是练习者就可以放弃某些责任,一定要搞清自己的角色定位。

我参加演练当时觉得自己只是个学习者就 自然呈现出所谓”小清新”状态在打“少年太极“,访谈15分钟里我内心还是挺轻松的并无压力,但给受访成员及现场观摩者传递的是我缺乏经验不足以被信任,这并不是我期望的结果。我这两天反省自己为何呈现这种状态,得出结论是我丢掉了自己作为“带领者”应有的心理素养,失去了作为带领者的担当,只纯粹将自己当个学生看了。   

如果要我再作一次私密访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迅速转换角色,穿上“带领者”的制服,我首先是带领者,然后才是一个“练习者“或“学生”,不能混淆角色或本末倒置,不论你的专业能力或人格状态有何不足,你都不能因此往

后退,不能随性或太本真了,不然就是对带领者这个角色不负责,对成员不负责。 当然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完善之处,我这里也列不太全了,只对自己触动最深的三点做了反思。 如何做好私密访谈并非一两次练习就可一蹴而就,而学习如何做带领者更是需要全面提升个人人格素养及专业能力才能做得更好。路还很长,咱就慢慢学吧。 第二部分:第一次在网络公众面前演示团体带领者角色并被督导的深刻体验

没想到这次演练表面看是一次专业技能的现场模拟练习,但我个人作为练习者整个过程带来的内心体验却是如此深刻、复杂,竟然直达我人格最深处,让我固守40年的模式面临瓦解。在演练访谈的15分钟内,在老师及现场同学近200双眼睛的透视下,我感到整个人被彻底翻过来,一直以来被自己有意无意忽略或回避、嫌弃的那部分,我以为努力经营已改掉的那部分自我完全无处遁形,后来听到现场录音时我意识到自己原来不过是个小学生,混到高中生的圈子里做了一次练习!那种被打回原形、退至零点的感觉近乎残酷,面对真实的自我我几乎无法接受!

老师赋予我的评语“小清新”、“少年太极”、“小强迫”、“你有很强的能力将经验丰富的你变成缺乏经验的你”象种子一样种到我心里,这几天来不断生长、发酵,我相继出现了一系列身体和情绪反应,训练当晚头疼似乎得了感冒,第二天胸闷堵得慌,无声落泪,第三天感觉委屈、痛苦、伤心流泪,之后再失声痛哭。你知道吗,我尊敬的老师!

历经这几天痛苦翻腾,我终于领悟到“小清新”源自哪里!那是我内心深处渴望好妈妈出现时的状态,我期待她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会马上来到我身边,耐心地、手把手地教导我如何做事,如何待人接物,这是我小时候最深的缺憾。

而在周二晚当时那个场,老师你身上的某些特质(温柔、细腻、对学生的悉心呵护、循循善诱等)激活了我久远而熟悉的愿望,我完全是不自觉地隐藏起已学习到的成人的经验,在毫无觉察的情况下退回到青涩的小女孩的状态,我的声音、我的语气变了,完全不象平常的我,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了。

昨天当我躺在床上默默念着“小清新”三个字的时候,内心里突然涌出阵阵的委屈和伤心,竟然不自觉地喊出了“妈妈”、“妈妈”,而后控制不住放声痛哭!可怜的“小清新”,一直是我的一部分却不被我接受,然而我时常隐隐感觉到我想改掉这部分却一直不能如愿,我始终无法让自己成长为那个理想的自我――一个与实际年龄相称的心智成熟的女人。

而今那个青涩的、缺乏经验的“小清新”再度出现,以这种特别的方式提醒我要面对,要接受。想到这里我眼里又涌出眼泪。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说来容易,可在这过程中内心却要历经怎样的痛和煎熬。

佩服自己的无知无畏、不怕死的精神,第一次有勇气站在我最尊敬的老师和全国同学们面前接受挑战,也让我有机会再次近距离地接受老师的分析,感受老师温和、有力、贴切、精准的反馈带来的无声的渗透,感受老师用心灵对学生和来访者全然的呵护,感受老师在访谈示范中散发的悲悯情怀和无痕呈现的纯青技术。

这次的演练,完全超越了技术层面的学习,带给我的是团体咨询中的深度体验,是人格的发育和心灵的成长。我真的很幸运。谢谢老师了。

期待参加第二轮网络训练的带领者及成员们有更精彩的表现,期待我们每一位李仑存在主义系统的成员有更深刻、丰富的收获。

(来自宜昌学员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