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愈合的动态过程是我们身体不同系统共同参与修复和替代失活组织的合作成果,重视伤口的愈合可极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有关湿性愈合的价值!

伤口是如何愈合的?

伤口愈合是身体用来替换和恢复受损组织的生理过程。它是涉及物理、化学和细胞的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身体治愈伤口主要有两种机制:组织再生以及组织修复[1]。下表是两种修复机制的简单介绍:

伤口是干的好还是湿的好(关于伤口的湿性愈合)(1)

表1:两种修复机制介绍

伤口的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需要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凝血期

当血管受到损伤时,身体将在第一时间激活人体的血液凝固系统,这一过程称为“止血”。身体激活血小板并释放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的释放开始了愈合过程。

第二阶段:炎症期

第二阶段分为早期和晚期炎症反应,在早期炎症反应中,中性粒细胞会存在3~5天,中性粒细胞在愈合过程中可杀死局部细菌,有助于分解死亡组织,同时还会释放活性抗菌物质和蛋白酶,从而开始清除受损组织

在受伤约3天后的晚期炎症反应中,出现单核细胞,单核细胞成熟后为巨噬细胞,可吞噬细菌、死亡的中性粒细胞以及受损的组织。

同时,巨噬细胞还分泌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通过这种方式,巨噬细胞在伤口愈合和抵抗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阶段:增殖期

在这个阶段,巨噬细胞产生多种物质,使身体产生新的组织和血管——这一过程称为血管生成。随后,新的组织填充伤口床。在增殖的最后阶段,伤口边缘慢慢开始收缩并靠得更近

第四阶段:成熟期

在增殖期组织已经开始重塑与成熟,在这个阶段,身体同时产生和分解胶原蛋白,在拉伸强度的需求和新组织的重塑之间保持平衡。这种平衡决定了疤痕组织的最终质量和外观。

干性愈合有什么弊端?

干性开放式的敷料包括棉垫、纱布等[1~2]。干性愈合需要保持伤口开放,伤口干燥可促进结痂。同时,干性愈合也存在以下几点弊端:

1、对伤口床具有降温效果;

2、不提供阻菌屏障;

3、去除敷料时,空气传播性微生物会播散(交叉污染);

4、需要经常换药(不具成本效益);

5、伤口脱水、结痂,不利于上皮细胞爬行;

6、生物活性物质丢失,愈合速度缓慢;

7、更换敷料时,可能与创面粘连造成再次机械损伤、疼痛。

伤口是干的好还是湿的好(关于伤口的湿性愈合)(2)

什么是湿性愈合?

湿性愈合的定义为使用含有湿性成分的水化敷料来覆盖伤口表面。进一步描述为当使用防水膜(用粘胶将其密封于伤口周围)覆盖伤口时保持的湿性环境。

有关湿性愈合的探索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

1958年,Odland首次发现完整水疱比水疱破溃的伤口愈合速度更快。

1962年,动物生物学家Winter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家猪皮肤表面伤口的结痂及其上皮化的速度》为题的文章,阐释了暴露于空气中近乎自然愈合的伤口与使用密封敷料的伤口两者在愈合上的差别,结果显示,密封湿润的伤口比暴露于空气中的干燥伤口愈合速度快50%[3]。

1963年,Hinman首次在人体上进行了试验,证实湿性愈合环境的伤口比干燥愈合环境的伤口愈合速度更快[4]。

1972年,Robee教授通过实验再次证实了清洁无结痂的湿润伤口其上皮细胞移行、增生的速度比结痂的伤口要快得多,因为上皮细胞无法移行于干燥结痂的细胞层,而需要花费时间向痂皮下的湿润床移行[5]。

由此,湿性愈合(MWH, Moisture Wound Healing)的观点开始被临床广泛接受。到了2000年,美国FDA在伤口医疗用品(外用药和敷料) 行业指南中指出:保持伤口湿性环境是标准的伤口处理方法

伤口是干的好还是湿的好(关于伤口的湿性愈合)(3)

图①:上皮细胞再生

图②:新血管生长

图③:如果伤口持续暴露于空气中,将会逐渐干燥并结痂

图④:渗出液保留在伤口表面

图⑤:封闭或半封闭敷料

湿性愈合对比干性愈合有何优势?

湿性愈合环境与潮湿愈合环境也存在差别,过度潮湿的伤口环境导致细胞水肿,不利于伤口愈合。

同时还可能导致渗液渗漏,皮肤浸渍,伤口进一步扩大。湿性环境相较干性环境以及潮湿环境更能促进伤口愈合。

此外,由于湿性伤口愈合的益处已得到认可,广泛开发使伤口表面保湿的现代伤口敷料材料已成为世界各地伤口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传统辅敷料,湿性具有以下特点[6]:

1、与使用传统敷料相比,伤口愈合速度要快50%;

2、预防组织脱水和细胞死亡;

3、有利于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溶解;

4、增强生长因子与靶细胞的相互作用;

5、减少感染的风险;

6、调节氧张力和血管生成;

7、明显减少伤口疼痛;

8、减少去除伤口敷料的创伤和疼痛;

9、更少的疤痕组织形成、更好的外观美化;

10、愈合更快,更具有成本效益。

皮肤是我们暴露最多的器官,且时常易受到损害和受伤,对于全世界的卫生保健系统和患者而言,难愈合的伤口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工业化国家有1%-1.5%的人群带有这种伤口[7]。近年来,因为发现一些急性伤口的愈合时间延长,难以愈合伤口的术语已成为一种替代慢性伤口的术语。

而治疗方式的进步可能会提高这类伤口的治愈率,并且,相较于干性愈合环境,湿性愈合环境将有助于这类伤口的加速愈合。

参考文献:

伤口是干的好还是湿的好(关于伤口的湿性愈合)(4)

来源丨康乐保早日告白伤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