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

你安静聆听那些来自自然的声音是在什么时候?

你记忆中所听到的来自于自然的声音都是什么?

现在,

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去静静地去聆听那些自然的声音?

自然中,或明确或隐然或浑然天成的各种各样的声音,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静静聆听大自然的旋律(自然乐章在奏响)(1)

静静聆听大自然的旋律(自然乐章在奏响)(2)

静静聆听大自然的旋律(自然乐章在奏响)(3)

01/

声音,自然的一部分

说到自然,

我们总是很自然地会想到远方的森林原野、近旁的花草树木, 想到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水中的鱼儿,土里的虫虫;也会想到那些亲历过的风霜雨雪、踩踏过的沙土水石......凡此种种,这些在我们生活中陌生或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常常包含了我们对自然惯有的认知和了解。

但还有一类自然的存在,从远古至今,我们生活其间,身处其中,却又常常忘了有意识地去察觉、观察和感受的事物。它们,便是常常被我们忽略的,或者习惯性“听而不闻”的——自然的声音。

静静聆听大自然的旋律(自然乐章在奏响)(4)

声音,是自然的一部分

整个夏天,从清晨到日暮,你一定如我一样,总是在各样的蝉鸣鸟叫声中感受着夏季的躁动与浓烈。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转眼,夏天便到了快要收起它热情的时节。立秋过后的夜晚,不再有群声起伏的大型蝉鸣狂欢,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明确的,从草丛里、树林边传来的不高不低,不紧不慢、不多不少的蟋蟀鸣声,提醒你,有浓有淡才是时间的真谛。

静静聆听大自然的旋律(自然乐章在奏响)(5)

在再早一些的春日晨间,如你留心,也会很容易就听到黑乎乎的乌鸫总在“滴里滴里,滴滴滴”的叫声中炫耀着自己的N个声部和婉转曲调,还有四声杜鹃不停歇的表白,偶尔,会恰到好处地加进来几声珠颈斑鸠淡定的“咕咕”声。

即使是在北方的冬日,一片萧瑟间,同样你也能很轻易地听到喜鹊、灰喜鹊“扎扎扎”的吵闹,乌鸦“啊啊啊”的嚷嚷,麻雀更是在执着的叽叽喳喳中,诉说着自己的忙碌,表示即使是到了冬日 ,它们对接下来的生计也照样心中有数。

暑期,家长们的清晨少了些催促上学的急促话语,孩子们也不用睡眼惺忪地在一遍遍的呼唤声中艰难起床。从容的时间里,如果安静下来,把耳朵交给窗外,城市中再寻常不过的自然,便打开了这样那样的自然乐章。

静静聆听大自然的旋律(自然乐章在奏响)(6)

静静聆听大自然的旋律(自然乐章在奏响)(7)

你会忽然意识到,原来,这些鸟叫虫鸣本就是窗外的一部分,如同一首歌的音调、一首曲子的和声亦或一幅画的底色,它不仅是某个背景,而本身就是自然的一个部分,是一个事物的组成部分,不可或缺。

这便是一年四季,大自然借鸟儿、虫虫们、微风、细雨用声音进行的表演,而这只是其中几个片段而已。

自然的声音,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的词语中,有着太多与声音相关的词语:淅沥沥、哗啦啦、轰隆隆、噼里啪啦......

更有如:如雷灌耳、龙吟虎啸、震天动地...借由自然对某种感受感同身受的精确诠释。

而即使静水流深、大雪无声、潇潇落木,又何尝不是自然的声音,那更是一种只可意会无法准确言传的自然”声音”。

自然的声音还是什么?

在楚辞那里,是——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在王维那里,是——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在东坡那里,是——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在顾城那里,是——

“风在吹的叶子,草在结它的种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很美好。”

......

行走山间、穿林踏江,诗人在聆听自然的同时,也抒发着对自然、对生命、对人生境遇的各种感怀。

静静聆听大自然的旋律(自然乐章在奏响)(8)

这些来自于自然或者发端于自然的声音,和所有事物一起,和人类的心灵与精神一起,在时间的长河和天地的秩序中,一直以来,就这样与我们如影随形,共同生长,无处不在。

02/

自然的声音,

对我们如此重要

除此而外,聆听那些来自于自然的声音,于我们,是怎样的关系?

01

听觉,

是人类感受和理解自然最古老的方式

在读写能力发展之前,人类主要靠听力记忆我们的历史和文化,那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古老传说,无一不是通过人类的口述耳听,形成记忆,流传下来。

声音让我们理解他人的情感,知道故事的悲喜,与他人同情。人同此心,何尝不是从声音而来。

嗅觉和听力更是人类在早期荒野生存中最重要和必须的两个维持生存和生活的技能。

只有听力才能同时侦察四面八方,甚至预先知道隐藏在角落的事物。

鸟鸣,作为深藏于人类基因的远古记忆,在让我们感受到宁静与放松的同时,更会唤起你身边深处关于荒野的记忆。鸟鸣,代表着这里是安静的,安全的,你的心灵便自然放松下来。

静静聆听大自然的旋律(自然乐章在奏响)(9)

静静聆听大自然的旋律(自然乐章在奏响)(10)

02

自然的声音,

越来越弥足珍贵

“人类终有一天必须极力对抗噪音,如同对抗霍乱与瘟疫一样。”

--(美)罗伯特•科赫

诺贝尔奖得主暨细菌学家,1905

历经一个世纪后再看这句话,今天,“宁静”这个词早就像濒临灭绝的物种,如此稀有和罕见了,甚至我们会在某种程度上害怕“宁静”,因为已经太过习惯和依赖于“热闹”。

今日的我们,坐在高高的楼房里,为了躲避夏日的炎热,冬日的寒冷,制造了空调、排风扇、暖风机,我们的耳边,更多时候除了单调的呼呼吹起的空调声音,是汽车与大地摩擦的刺耳的刹车声。

自然的声音渐次稀少,来自自然的静谧更是难能可贵,而人类制造的噪音则越来越多。

《世界的调音》作者穆雷.谢弗曾建议把能否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列为城市的噪音标准之一。意思很简单,我们居住的地方应该安静到足以听到自己(和他人)走路的声音。然而,在大多数的城市,这是难以达成的目标。

为了测试自己居住的地方空间有多“吵”。有一次傍晚,特意出门散步,在200米长的路边,一路走过去,汽车声、电动车声、自行车声、电子大屏的广告音乐声、空调压缩机声、滑板车声、人的说话声...唯独,听不见自己的脚步声!

正沮丧之间,忽然一阵风吹来,路旁的悬铃木树叶哗哗作响,才觉得,即使没有脚步声,这样的夜晚也还算是有一点美好吧。

静静聆听大自然的旋律(自然乐章在奏响)(11)

简单的步伐,是大自然的基本声音。

03

寂静,

是自然中最宝贵的一种声音

寂静其实也是一种声音,也是许多、许多种声音。我听过的寂静,就多得无法计数。草原狼对着夜空长嚎的月光之歌,是一种寂静;而它们伴侣的回应,也是一种寂静。寂静是落雪的抵御,等雪融化后又会化成令人惊讶的雷鬼节奏,铮铮瑽瑽地让人想闻声起舞。寂静是传授花粉的昆虫拍扑翅膀时带起的柔和曲调,当它们为了躲避一时微风小心翼翼在松枝见穿梭时,虫鸣与森林的叹息交织成一片,可以整天都在你耳边回响。寂静也是一群飞掠而过的栗背山雀和红胸币,啁啁啾啾、拍拍扑扑的声音,惹得人好奇不已。

--戈登·汉普顿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静静聆听大自然的旋律(自然乐章在奏响)(12)

静静聆听大自然的旋律(自然乐章在奏响)(13)

声音是自然的一部分,正如鸟兽鱼虫是自然的一部分,、花草树木是自然的一部分一样,而自然的静谧,就象洁净的空气和水一样,更是这个伟大系统的一部分。

在安静的自然的声音中,人类会更容易感受到安然和安全,更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众所周知,我们听觉的发展常常与专注力和空间认知能力高度相关。

诗人惯常在静谧的夜晚文思泉涌,在夜晚的静谧中我们更容易悟得生命之轻与重。——静谧是自然最宝贵的一种声音,聆听静谧的同时,何尝不是在聆听自己。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静谧,一份沉静,但我们需要倚靠自然的静谧,才找得到内心的静谧。

自然的静谧不是奢侈品,而是人类的必需品。

如戈登所言,它们都是大自然的话语,他们代表着静谧和四季与万物的节奏与表达,是自然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类的对话,教你听到它,感受它,理解它更要懂得它。

静静聆听大自然的旋律(自然乐章在奏响)(14)

03/

走,

去聆听自然吧

自然的声音不仅能够疗愈身心、感受静谧,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是谁。

如果你想更多地与自然的声音在一起,可以这样做:

聆听自然声音

有意识地聆听自然吧!

一个安静的地方,能让人的感觉全部打开,使万物变得鲜活起来。

从今天开始,每天给自己几分钟的时间,不管是在家里、园中还是户外,一起聆听,只是聆听吧!

采集自然声音

出门散步或者行走林间,不妨用手机或录音机,录下周围能听到的自然声音。

如果你想要建设一个自然博物馆,自然的声音一定是博物馆里面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创造自然声音

台湾著名音乐家林金黛女士,耗时多年,走入原始森林,只为录制和收集那些独特的、各种各样的自然声音,从鸟儿、蛙鸣、蝉叫到山间的流水,收集了大量的自然声音宝藏,由此诞生出《 森林狂想曲》、《野鸟情歌》、《水径》、《夜的精灵》等一系列美妙的、疗愈心灵的自然音乐。

你也可以从今天开始、从家门口开始,进行自己的自然声音收集与创作。

简单的水哨、柳笛,复杂的二胡、马头琴等,都是人类利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取诸自然,进行模仿和创造的声音乐器,你也可以将一片叶子放到嘴边,或者从一棵芦管吹出声响,模仿和创造你心仪的自然声音。

静静聆听大自然的旋律(自然乐章在奏响)(15)

大自然的手指正轻放在缓缓的节拍中,万物渐次松驰下来,若你安心聆听,呼...呼、叮...呤、叽...叽、喳...喳——它们依旧歌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