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句# 苏轼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是北宋文坛成就卓越的大家,苏轼苏辙年轻时,名声很大,是著名的学霸,与他俩一起参加考试的人,听说他俩要到来都害怕,不敢与苏轼兄弟同考,并且,考试时间因苏辙的生病,推迟了一个月,由八月推到九月,而且永远定在了九月,考试制度为考生而改,这个在历史上恐怕也难找出第二个,考试成绩出来后,主考官欧阳修误以为苏轼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是他的学生曾巩的作品,为避嫌,把苏轼的成绩定为第二,欧阳修对苏轼赞口不绝,“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鼓励支持苏轼出人头地。

苏轼的三个妻子简介(苏轼的两位母亲)(1)

苏轼取得的成绩,与他的母亲程氏密不可分,苏轼的母亲程氏是名门闺秀,知书达理,苏轼小时候,其父苏洵忙于游学,无暇顾及家庭,教导孩子们学习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了程氏身上,有一天,程氏读到东汉《范滂传》,唉声叹气,十分感慨,小苏轼见状好奇的问母亲:“为何唉声叹气?”,程氏就给小苏轼讲了范滂的故事。

苏轼的三个妻子简介(苏轼的两位母亲)(2)

范滂是东汉时期的党人名士,其从政之路是通过举孝廉为官的,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因党锢之祸,两次入狱,奉诏逮捕他的妆南督邮吴导都大哭,不愿去辑拿,吴导想与他一起逃亡,为了不连累别人,范滂自首。临自首前范滂与母亲道别,诉说不能给妈妈养老,只能靠给兄弟,范滂母亲义正严辞的说:“你能和李膺、杜密两位一样留下好名声,我已经够满意了,你不用难过。”

苏轼的三个妻子简介(苏轼的两位母亲)(3)

听完故事,小苏轼心潮澎湃,问母亲:“我想成为范滂那样的人,母亲大人能答应吗?”程氏回答道:“你如果能成为范滂,母亲怎么就不能成为范滂之母?”程氏从小的教育使苏轼豁达开朗,热情待人,忧国国民,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在残酷的党争中,险些丢掉性命,多亏了宋太祖赵匡胤定下的不杀士大夫的国策,才算躲过一劫。

苏轼的三个妻子简介(苏轼的两位母亲)(4)

苏轼虽少年得志,但仕途上颇不得志,在他将近40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贬谪中度过的,一生起起伏伏,辛勤耕耘在大宋的政坛上,被贬的生活是苦闷和艰难的,多亏了乳母任采莲的付出和无私奉献,任采莲是程氏的贴身丫环,天圣五年,程氏嫁入苏家,她一块进入苏家,她为苏三家三代人服务了30多年,程氏就不用说了,她接着辅养了苏轼姐弟俩,又照看了苏轼的三个儿子,苏迈,苏迨,苏过,随苏轼去了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三年,即公元 1080年,随苏轼到了贬谪地黄州。

苏轼的三个妻子简介(苏轼的两位母亲)(5)

在黄州,日子过的不是那么宽用,全家不得不开源节流,任采莲想出一个办法,每次吃饭,就把一块用盐水浸泡的咸猪肉挂在桌边,孩子们想吃肉就望望,叫“咸肉止馋法”。苏迨,苏过年幼,看着咸猪肉直流口水,任采莲就说:“赶快吃饭,不怕咸呀。”苏过搞恶作剧说:“哥哥不听话,还盯着肉看。”任采莲笑着说:“别管他,咸死他。”一家人其乐融融,让苏轼一直非常敬重这位朴实可亲的乳娘。

苏轼的三个妻子简介(苏轼的两位母亲)(6)

生母乳母都是母亲,苏轼都报恩,在苏轼写的13篇墓志铭中,写女性的有4篇,其中一篇就是写乳母任采莲的,二位母亲如细雨般的滋润如蜡烛一样,照亮了苏轼前行的道路,苏轼也没辜负两位母亲,青史留名。

,